汉初帷幄有真儒,五百馀人辙予卢。
三十六宫来往处,子房终得邵尧夫。
汉初帷幄有真儒,五百馀人辙予卢。
三十六宫来往处,子房终得邵尧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不解算·其四》,它以汉初的历史为背景,赞扬了那些深具儒家智慧的人物。首句“汉初帷幄有真儒”暗示了汉朝初期朝廷中存在着真正的儒家学者,这些人对国家治理有着深远影响。接下来的“五百馀人辙予卢”可能是指五百多位儒家学者在朝堂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同车辙印一般,表明他们的影响力之大。
“三十六宫来往处”则将视线转向皇宫,暗示这些学者不仅在庙堂之上发挥作用,也可能与皇室成员有过交流或影响。最后,“子房终得邵尧夫”提到了张良(字子房),他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这里暗指其中一位儒者如张良般得到了重用和肯定,而邵尧夫可能是诗人的赞誉,象征着这些儒者中的佼佼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赞美了儒家学者在汉初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并以张良为例,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推崇。
海南巨鳄顽不灵,非人非鬼绝睹聆。
诎彊弥隙百无策,罔两铸鼎谁能铭?
方今五洲犹户庭,云帆飙舰来不停。
海波漫漫槃不掩,天阙荡荡门无扃。
突然太行扼井陉,欲上无梯驰无軨。
守门狺狺黑犬吠,传书杳杳飞鸾青。
背盟绝客出何经,更索钜岛屯飞舲。
蛙蛤相呼祇取闹,蛟螭攫人先染腥。
我生遇合如径廷,累百感心万劳形。
西逾万里大漠绝,东居三年濛雨零。
于今忽作闭口瓶,焚香依佛书锁厅。
平生踪迹默自数,将南忽北飘浮萍。
故乡梅花今已馨,在山泉水催我听。
归携片石问君平,客槎奈犯牵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