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至京师得张少参辽阳之讯诗以答之二首·其二》
《再至京师得张少参辽阳之讯诗以答之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君今犹汉塞,我昔度榆关。

帝迹依然在,仙踪讵可攀。

天高赤雁迥,气暖玉貂閒。

闻道东夷贡,年年泛海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的《再至京师得张少参辽阳之讯诗以答之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对比“君”与“我”的时空距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辽阳的向往。

首句“君今犹汉塞”,以“君”指代友人,用“犹”字强调时间的延续性,将友人所在的辽阳比作古代汉朝的边塞,暗示辽阳之地的遥远与边疆的意味。接着,“我昔度榆关”一句,以“我”自指,用“昔”字表明过去的经历,将自己曾经经过的榆关(可能指山海关或类似地点)与友人所在之处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距离感。

“帝迹依然在,仙踪讵可攀”两句,转而从历史和神话的角度思考。这里“帝迹”指的是帝王的遗迹,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仙踪”则可能是对友人或某种超凡脱俗之境的想象。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一种难以触及的遗憾。

“天高赤雁迥,气暖玉貂闲”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宁静的画面。赤雁在高空中自由飞翔,象征着自由与远方的梦想;“气暖玉貂闲”则可能是指天气温暖,貂皮衣物得以闲置,暗示着一种舒适与安逸的生活状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辽远又温馨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辽阳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最后,“闻道东夷贡,年年泛海还”两句,点明了友人来自东夷之地,每年都要乘船往返。这里不仅提到了地理上的遥远,也暗示了友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友人生活状况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时空的对比、历史的追忆、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辽阳的向往、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荅孟东野

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

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

百篇非所长,忧来豁穷悲。

唯有刚肠铁,百鍊不柔亏。

退之何可骂,东野何可欺。

文王已云没,谁顾好爵縻。

生死守一丘,宁计饱与饥。

万事付杯酒,从人笑狂痴。

(0)

桐柏观

飘飘云外者,暂宿聚仙堂。

半夜人无语,中宵月送凉。

鹤归高树静,萤过小池光。

不得多时住,门开是事忙。

(0)

奉和鲁望早秋吴体次韵

书淫传癖穷欲死,譊譊何必频相仍。

日乾阴藓厚堪剥,藤把欹松牢似绳。

捣药香侵白袷袖,穿云润破乌纱棱。

安得瑶池饮残酒,半醉骑下垂天鹏。

(0)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其一

秖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红印寄泉惭郡守,青筐与笋愧僧家。

茗炉尽日烧松子,书案经时剥瓦花。

园吏暂栖君莫笑,不妨犹更著南华。

(0)

句·其六

园林亦要闻閒置。

(0)

续古诗十首·其一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

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

伶俜独居妾,迢遰长征客。

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

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坼。

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

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

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