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都拜别先冢》
《入都拜别先冢》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孤儿昔作宦,十载一过家。

大父犹老健,二亲鬓始华。

五年失吾祖,母兮亦弃儿。

父幸儿得归,汝才讵适时?

长跽聆爷言,誓侍爷以老。

冉冉一星终,欲报恨不早。

遗羹既无所,椎牛亦谁知?

剩持年年泪,来洒青松枝。

此行岂儿心,除绖已周纪。

壮盛付等閒,衰迟复何恃?

得归儿会归,不为祖考忝。

成亏盖天事,晚节敢自贬?

下山且十里,犹闻叹息声。

雨止慎泥潦,微阳傥向晴。

(0)
鉴赏

这首诗是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的《入都拜别先冢》。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离家赴京前对故土和家族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首句“孤儿昔作宦,十载一过家”点明了诗人作为孤儿,远离家乡,十年才回一次家的辛酸经历。接着,“大父犹老健,二亲鬓始华”描绘了家中长辈的容颜变化,表达了对父母逐渐老去的感慨。

“五年失吾祖,母兮亦弃儿”道出了失去祖父和母亲的悲痛,以及对未能及时尽孝的遗憾。“父幸儿得归,汝才讵适时?”则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是否适合当前时局的忧虑。

“长跽聆爷言,誓侍爷以老”展现了诗人对父亲的承诺与尊重,决心陪伴父亲直到老去。“冉冉一星终,欲报恨不早”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未能及时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悔恨。

“遗羹既无所,椎牛亦谁知?”描述了家中贫困,连最基本的祭品都无法准备的困境。“剩持年年泪,来洒青松枝”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困境的哀伤,以及每年只能以泪水寄托思念之情的痛苦。

“此行岂儿心,除绖已周纪”表明了诗人虽然心有不舍,但为了家族的荣誉和责任,不得不踏上旅程。“壮盛付等闲,衰迟复何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年轻时的壮志豪情如今只能视为平常之事,年老时又将依靠什么?

“得归儿会归,不为祖考忝”强调了即使离开家乡,也要为家族争光,不让祖先蒙羞的决心。“成亏盖天事,晚节敢自贬?”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和对晚年行为的自我约束。

最后,“下山且十里,犹闻叹息声。雨止慎泥潦,微阳傥向晴。”描绘了诗人离家时的情景,即使离家十里,还能听到家乡的叹息声,提醒他要小心路途中的泥泞,希望天气能够转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诗人对家庭、亲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家族责任、孝道观念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珊瑚笔格

蕴粹沧波远,搜奇铁网劳。

柔条钻火树,丽景夺星旄。

丛倚栖油几,枝疏荐兔毫。

宝跗光互映,翠匣价相高。

钩谩标祥谍,人须咏楚骚。

休将铁如意,碎击为争豪。

(0)

句·其二

磻溪重得吕,维岳再生申。

(0)

嵇康小舞词

薛九三十侍中郎,兰香花态生春堂。

龙盘王气变秋雾,淮声哭月浮秋霜。

宜城酒烟湿羁腹,与君强舞当时曲。

玉树遗辞莫重听,黄尘染鬓无前绿。

我闻襄阳白铜鞮,荒情古艳传幽悲。

凄凉不抵亡国恨,尘中苦泪飞柔丝。

洛阳公子擎银觞,跪奴和曲生辉光。

茂陵旅梦无春草,彤管含羞裁短章。

(0)

答洪文父问仁二首·其一

千差万别总成非,谁解回光到隐微。

大路迢迢平似砥,欲归谁不遣君归。

(0)

观富郑公及东坡颍滨无垢著名禅派口占

唐虞千古旧规模,周孔谁云不丈夫。

幸自家风皇极教,未消宗派祖师图。

(0)

江东报英烈拟封二字侯喜成三绝·其二

胡尘明越连焦土,海道温台暂翠华。

西溯涛江渠叵测,不知豪杰起山家。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