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透林木,一粟摇青荧。
轧轧复哑哑,中有纺车声。
一丝兼一缕,心苦为分明。
宛若相慰劳,长夜达五更。
今年苦淫雨,吴绵薄收成。
亲老子亦幼,适体先经营。
馀布贩街头,稍补谷价平。
罗绮岂不羡,赋命甘苦辛。
风雪免号寒,笑语皆天真。
灯光透林木,一粟摇青荧。
轧轧复哑哑,中有纺车声。
一丝兼一缕,心苦为分明。
宛若相慰劳,长夜达五更。
今年苦淫雨,吴绵薄收成。
亲老子亦幼,适体先经营。
馀布贩街头,稍补谷价平。
罗绮岂不羡,赋命甘苦辛。
风雪免号寒,笑语皆天真。
此诗描绘了农家纺线的日常场景,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情感的细腻描绘。首句“灯光透林木,一粟摇青荧”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纺线的情景,灯光透过树梢,映照在纺车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轧轧复哑哑,中有纺车声”通过声音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纺线工作的节奏感,仿佛能听到那古老纺车的转动声,充满岁月的痕迹。
“一丝兼一缕,心苦为分明”则揭示了纺线过程的艰辛与细致,每一丝每一缕都需要心灵的专注与努力,体现了劳动者的勤劳与坚韧。接下来,“宛若相慰劳,长夜达五更”描绘了纺线者在长夜中劳作,仿佛彼此之间有一种无声的慰藉,共同面对着漫长而艰苦的夜晚。
“今年苦淫雨,吴绵薄收成”点出了外部环境对农事的影响,雨水过多导致棉花收成不佳,反映了农民生活的不易。紧接着,“亲老子亦幼,适体先经营”描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参与到家庭的经营中来,体现了家庭的团结与责任感。
“馀布贩街头,稍补谷价平”说明了剩余的布料被拿到市场上出售,以此来补贴家用,维持生计。最后,“罗绮岂不羡,赋命甘苦辛”表达了对奢华生活的向往,但又深知自己的命运注定是辛苦与平凡的,体现了对现实的接受与无奈。
“风雪免号寒,笑语皆天真”则以乐观的态度收尾,即使在恶劣的天气下,人们也能保持内心的温暖与纯真,展现出生活的韧性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纺线这一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坚韧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