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无端奈死何,谁能生作葬时歌。
漫劳庄子忧蝼蚁,且胜藤州卧薜萝。
墓木又生人未老,湖亭不动水空波。
史官今日书名姓,已附他年达士科。
举世无端奈死何,谁能生作葬时歌。
漫劳庄子忧蝼蚁,且胜藤州卧薜萝。
墓木又生人未老,湖亭不动水空波。
史官今日书名姓,已附他年达士科。
这首诗《史千户生挽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史千户生平的感慨与追忆。
首联“举世无端奈死何,谁能生作葬时歌”,开篇即以强烈的反问和无奈的感叹,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不可预知性,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人似乎在说,面对死亡,整个世界都显得无能为力,又有谁能在生前就为逝者谱写葬歌呢?
颔联“漫劳庄子忧蝼蚁,且胜藤州卧薜萝”,这里引用了庄子的故事,以“忧蝼蚁”比喻对微小生命的关怀,而“藤州卧薜萝”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此处借用了庄子的思想,表达了对史千户生前生活态度的赞赏,认为与其忧虑微小的生命,不如像史千户那样,选择一种自在、洒脱的生活方式。
颈联“墓木又生人未老,湖亭不动水空波”,这两句描绘了墓地周围树木生长,而生者却还未老去的景象,以及湖边亭子静立,湖面波澜不惊的画面。这种对比,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生命短暂与永恒之间矛盾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逝者虽已离去,但其影响和记忆仍在世间延续。
尾联“史官今日书名姓,已附他年达士科”,最后两句点明了史千户的身份和成就。作为史官,他的名字将被记录在历史的篇章中,成为后人研究的对象。同时,“达士科”可能是指某种荣誉或地位,意味着史千户不仅在生前有所作为,其名声和事迹也将被后世铭记,成为一种精神的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史千户生平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探讨了生命、时间、记忆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明月同千里,寒乡又一秋。
床随桧阴侧,巾与桂香浮。
此夕山中趣,它年霅上游。
诸儿皆楚语,老子自商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