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史千户生挽诗》
《史千户生挽诗》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举世无端奈死何,谁能生作葬时歌。

漫劳庄子忧蝼蚁,且胜藤州卧薜萝。

墓木又生人未老,湖亭不动水空波。

史官今日书名姓,已附他年达士科。

(0)
鉴赏

这首诗《史千户生挽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史千户生平的感慨与追忆。

首联“举世无端奈死何,谁能生作葬时歌”,开篇即以强烈的反问和无奈的感叹,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不可预知性,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人似乎在说,面对死亡,整个世界都显得无能为力,又有谁能在生前就为逝者谱写葬歌呢?

颔联“漫劳庄子忧蝼蚁,且胜藤州卧薜萝”,这里引用了庄子的故事,以“忧蝼蚁”比喻对微小生命的关怀,而“藤州卧薜萝”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此处借用了庄子的思想,表达了对史千户生前生活态度的赞赏,认为与其忧虑微小的生命,不如像史千户那样,选择一种自在、洒脱的生活方式。

颈联“墓木又生人未老,湖亭不动水空波”,这两句描绘了墓地周围树木生长,而生者却还未老去的景象,以及湖边亭子静立,湖面波澜不惊的画面。这种对比,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生命短暂与永恒之间矛盾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逝者虽已离去,但其影响和记忆仍在世间延续。

尾联“史官今日书名姓,已附他年达士科”,最后两句点明了史千户的身份和成就。作为史官,他的名字将被记录在历史的篇章中,成为后人研究的对象。同时,“达士科”可能是指某种荣誉或地位,意味着史千户不仅在生前有所作为,其名声和事迹也将被后世铭记,成为一种精神的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史千户生平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探讨了生命、时间、记忆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见榴花寄周丈

安石榴花照眼明,去年四月在都城。

曾于古锦窥书帖,更以香醪酌兕觥。

照耀屡嗟红最盛,宠光今想绿增荣。

定王旧国重看处,门第违离岁已更。

(0)

中秋夜作去年今夕仆自北关过吴兴

明月同千里,寒乡又一秋。

床随桧阴侧,巾与桂香浮。

此夕山中趣,它年霅上游。

诸儿皆楚语,老子自商讴。

(0)

次王照邻滕彦真韵二首·其一

黄妳能生睡,朱弦孰写忧。

客居兹已病,归去合成谋。

华岳虽遥吏,陶窗得素求。

小舟何日具,湖水正漫洲。

(0)

游仰山欲游兰若不果怀混融二首·其一

冒雨来看大仰山,不惟泉石意相关。

混融时事谁能说,稍向诗碑见一班。

(0)

斯远兄入城见使君郎中且谒尚书韩先生提属李丈题诗以赠四首·其四

上饶耆旧无曾吕,月旦多称李德翁。

闻道二难真顿有,盖公堂下求盍通。

(0)

逸再为婺女之行既别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绝句追送·其五

我归犹尔未还家,送汝令人重叹嗟。

送汝叹嗟犹自可,最思阿庆语咿哑。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