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半无叶,石根馀野花。
高秋上河汉,用汝作灵槎。
老树半无叶,石根馀野花。
高秋上河汉,用汝作灵槎。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画枯木》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静谧画面。"老树半无叶",寥寥几笔勾勒出一棵枝干苍老的树,叶子已经稀疏,只剩下半数,显示出岁月的沧桑。"石根馀野花"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虽然树木凋零,但仍有野花在石缝中顽强绽放,增添了几分生机和色彩。
"高秋上河汉"将视线拉高,诗人将这棵老树与银河相接,寓意着即使在肃杀的秋季,它依然坚韧地向着天空延伸,仿佛成为通往星辰的桥梁。"用汝作灵槎"则赋予了这棵枯木神话般的意蕴,想象它如古代传说中的仙槎,可以载人飞渡天河,象征着诗人对老树不屈精神的赞美和对超凡想象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枯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和对坚韧精神的崇尚,同时也寓含了超越现实的浪漫情怀。
驱马越飞涧,扬旌下回冈。
欻见层浮图,高风振琅珰。
重门壮且深,老柏森然行。
佛子出延客,投鞭步长廊。
中庭汲新泉,一饮生清凉。
孤坐兴登览,危梯趋上方。
萧萧荒竹林,檐外如环墙。
樵牧断行径,龙蛇知所藏。
山禽喜暄旸,啸侣何琅琅。
子规特殷勤,使人怀故乡。
引领落西北,暮色来苍茫。
一官早见縻,微尚久未偿。
明发复东去,斯游良不忘。
华表华表归来乎,出无车,食无鱼。
懿公之遇难再图,卑栖剩啄同群雏。
谁谓嵇氏子不孤,强颜市井交屠沽,巨源密启亦已疏。
呜呼,卫侯既不可作,道林今也则无。
露鸣风舞何区区,夙夜供君耳目娱。
西山二子饥相似,南国三闾放不如。
端虑盘飧怀异味,并随焦尾付庖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