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风诗牡丹前,第一珠丛香雨。
飞红细数,燕子正无头绪。
瑶台夜暖,乍浓染、太真眉妩。
真未枉云想衣裳,艳得万花魂聚。前生凤池开处。
记翻阶照影,承华金缕。仙根地老,素侣剩寻医谱。
将离恨晚,更谁念、汉宫人妒。
天万里,空梦丰台,担头腻语。
春在风诗牡丹前,第一珠丛香雨。
飞红细数,燕子正无头绪。
瑶台夜暖,乍浓染、太真眉妩。
真未枉云想衣裳,艳得万花魂聚。前生凤池开处。
记翻阶照影,承华金缕。仙根地老,素侣剩寻医谱。
将离恨晚,更谁念、汉宫人妒。
天万里,空梦丰台,担头腻语。
这首诗名为《一枝春·芍药》,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诗人以春风中的牡丹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春在风诗牡丹前",春天的气息在风中传递,牡丹盛开,犹如诗篇中的主角。"第一珠丛香雨",形容牡丹花瓣如珠,香气如雨,生动展现了牡丹的娇艳和芬芳。
"飞红细数,燕子正无头绪",诗人细腻地观察到花瓣随风飘落,燕子似乎也为这美景而忙碌,不知所措。接下来,"瑶台夜暖,乍浓染、太真眉妩",借瑶台仙境的温暖和杨贵妃般的美貌,赞美牡丹的华美。
"真未枉云想衣裳,艳得万花魂聚",牡丹的艳丽让其他花朵都为之倾倒,仿佛聚集了万花的灵魂。诗人感叹其美丽不凡,甚至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服饰。
"前生凤池开处",暗示牡丹曾是皇家园林的宠儿,"记翻阶照影,承华金缕",回忆它在皇家阶前映照的身影,以及昔日的辉煌。"仙根地老,素侣剩寻医谱",牡丹因其高贵,被人们视为仙品,寻找其生长的秘密。
"将离恨晚,更谁念、汉宫人妒",牡丹的凋零引发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昔日的繁华已逝,只剩下嫉妒之情。最后,"天万里,空梦丰台,担头腻语",诗人遥望远方,只能在梦中再次见到丰台的牡丹,心中满是遗憾与思念。
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词以牡丹为载体,寓言人生荣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