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拖鞋礼数疏,江干长得接高车。
经多乱世应探道,阅尽时人莫读书。
白发可堪频过雁,黄尘何事苦乘驴。
山中无限清凉地,岂独田田几叶蕖。
不厌拖鞋礼数疏,江干长得接高车。
经多乱世应探道,阅尽时人莫读书。
白发可堪频过雁,黄尘何事苦乘驴。
山中无限清凉地,岂独田田几叶蕖。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名为《黄扶升陶昭美苏式容何玉琪过访次韵奉答》。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来访友人的热情与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首联“不厌拖鞋礼数疏,江干长得接高车”,诗人以轻松自然的态度迎接来访者,虽未着意于繁复的礼仪,却能从容接待尊贵的客人,展现其豁达的心胸和待客之道。
颔联“经多乱世应探道,阅尽时人莫读书”,在经历了动荡的时代后,诗人认为应当深入探索人生的真谛,而非仅仅埋头于书本之中。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洞察。
颈联“白发可堪频过雁,黄尘何事苦乘驴”,诗人以白发和黄尘为喻,感叹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沧桑。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无情,黄尘则代表了世间的纷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态炎凉的感慨。
尾联“山中无限清凉地,岂独田田几叶蕖”,诗人向往山中的宁静与清凉,认为那里是心灵的归宿。田田几叶蕖,可能是指荷叶,象征着清雅脱俗的生活状态。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世事、自然与内心的多重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朔云化石忽五彩,石也能言泣真宰。
玉堂调笑辞金鱼,月冷西湖醉魂在。
风流忆尔承平时,接䍦倒著驴倒骑。
仙游何处惊堕影,秋空冥冥如见之。
黄鹤飞鸣杳无迹,西风满地芦花白。
玉龙吹断不可招,空掩画图三叹息。
狂豪击车代无人,神石一砭志乃信。
吹嘘风云遮楚秦,炎精炽然四百春。
一编尚吝续后尘,江山有待终此身。
望望久愁横目民,朝阳凄凄霜未休。
江燕竟来江北游,山回鼎移海横流。
天风何时清九州,草泥自古跧王侯。
神弃不恤谁当羞,割牲酾酒空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