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非无侣,远客难为心。
高城掩白日,浮云结重阴。
萧萧溪谷风,霜霰日以深。
葛藟虽缠绵,凋伤委故林。
哀乐有殊感,嘤鸟无异音。
感激从中发,歔欷涕沾襟。
他乡非无侣,远客难为心。
高城掩白日,浮云结重阴。
萧萧溪谷风,霜霰日以深。
葛藟虽缠绵,凋伤委故林。
哀乐有殊感,嘤鸟无异音。
感激从中发,歔欷涕沾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感慨。首句“他乡非无侣,远客难为心”表达出诗人虽然身处异乡,并不孤单,但内心却难以平静,情感难以寄托。接着,“高城掩白日,浮云结重阴”描绘了一幅昏暗、压抑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沉重。随后,“萧萧溪谷风,霜霰日以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时间的流逝,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葛藟虽缠绵,凋伤委故林”运用比喻手法,将葛藟(一种藤本植物)的缠绕与衰败比作人生的羁绊与最终的消亡,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无常的深刻思考。“哀乐有殊感,嘤鸟无异音”则通过对比哀乐的不同感受与嘤鸟的无差别鸣叫,探讨了人类情感与自然界的差异,以及对生命本质的反思。
最后,“感激从中发,歔欷涕沾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激荡,以及因无法言说的复杂情绪而落泪的情景,展现了诗人面对异乡生活时的深切情感与自我反省。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哲学思考。
诗哀馀古人,愈好更可哀。
巨刃破愁地,擢数穷根荄。
闭门灭闻见,据槁忘形骸。
寸心非砥石,忧患滔天来。
凉秋把诗卷,再见春已回。
众湎一日短,孤撄千劫灰。
辍哦语未定,夜破邻园苔。
秉烛照霜月,不负馀寒梅。
即幽洗嚣暂,揽旷伤高才。
驱车清凉山,凄象浚空台。
名都士类尽,城处遇荒隈。
灾殃夺物性,存殁供吁唉。
夸父逐日影,肉身觊圣胎。
所徇异清浊,迷妄将毋侪。
老至一关堑,壮趾多歧乖。
终古往不反,庄语痛非谐。
天全屹一老,行直无疑猜。
遗持远公法,往参陶潜杯。
《往金陵视散原老人因读近诗夜过俞园看梅翌日同游扫叶楼归寄一首丙辰》【清·陈曾寿】诗哀馀古人,愈好更可哀。巨刃破愁地,擢数穷根荄。闭门灭闻见,据槁忘形骸。寸心非砥石,忧患滔天来。凉秋把诗卷,再见春已回。众湎一日短,孤撄千劫灰。辍哦语未定,夜破邻园苔。秉烛照霜月,不负馀寒梅。即幽洗嚣暂,揽旷伤高才。驱车清凉山,凄象浚空台。名都士类尽,城处遇荒隈。灾殃夺物性,存殁供吁唉。夸父逐日影,肉身觊圣胎。所徇异清浊,迷妄将毋侪。老至一关堑,壮趾多歧乖。终古往不反,庄语痛非谐。天全屹一老,行直无疑猜。遗持远公法,往参陶潜杯。
https://shici.929r.com/shici/ikfHZ9mN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