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纤料得全无意,短短枯枝淡淡山。
细想江南何所似,兰陵端不是云间。
笔纤料得全无意,短短枯枝淡淡山。
细想江南何所似,兰陵端不是云间。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家笔下山水的独特韵味。首句“笔纤料得全无意”,似乎在说画家在挥毫时,并非刻意追求某种特定效果,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接着,“短短枯枝淡淡山”一句,通过简练的笔墨勾勒出山川的轮廓,枯枝与淡山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又暗示了画家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宁静。
后两句“细想江南何所似,兰陵端不是云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通过想象江南的景致,将其与眼前的画作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画中所蕴含的江南风光的独特理解。这里的“兰陵”可能是指某一具体的地点,而“云间”则可能象征着理想中的仙境或远方的神秘之地。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不仅赞美了画家作品的高超技艺,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无限可能性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家作品的细腻观察和深入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追求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理念,以及对艺术创作独特视角的探索。
君居郭之东,我馆亦东郭。
君已素我心,我未一君目。
时初丙辰秋,一见洞轩腹。
君即就我眠,我亦共君读。
历代故史编,皇家新典牍。
我猎未暇精,君记抑何博。
寒灯窗竅红,明月庭阴绿。
君举口不休,我听膝屡促。
忆从半载余,丽泽情方熟。
胡为一别后,终天诀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