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均州赴太和行驰道上》
《出均州赴太和行驰道上》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百里天街石路平,游人指点近瑶京。

芳林隔水闻花气,虚谷含风有鸟声。

衣上岚光千片落,帷前山色数峰晴。

逢迎道左多真侣,未入云门觉思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均州前往太和行驰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的描写。

首联“百里天街石路平,游人指点近瑶京。”以“百里”形容路程之长,“天街”与“石路平”营造出道路的壮阔与平整,暗示了旅途的顺畅。“瑶京”则借指目的地的尊贵与美好,通过游人的指点,增添了对即将到达之处的期待与向往。

颔联“芳林隔水闻花气,虚谷含风有鸟声。”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芳林”与“花气”,以及“虚谷”与“鸟声”,展现了沿途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水边的树林中传来阵阵花香,山谷间随风传来鸟鸣,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

颈联“衣上岚光千片落,帷前山色数峰晴。”转而描写诗人自身的感受。岚光是指山间雾气在阳光照耀下形成的光影效果,千片落形象地表现了这种光影的细腻与丰富。山色数峰晴则描绘了晴朗天气下山峦的美丽景象,诗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

尾联“逢迎道左多真侣,未入云门觉思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在旅途中遇到的“真侣”(真诚的朋友或同路人),以及还未到达目的地(云门,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或境界)时已感受到的“思清”,暗示了旅途中的相遇与思考为诗人带来了心灵的净化与启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旅途经历的深刻体会,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追求精神清静与内心纯净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汉宫春

匹马天涯。渐看看日暮,投宿谁家。

荒原数行衰柳,几缕残霞。

金风萧飒,叫寒云、雁阵横斜。

有谁见,病躯劳瘁,帽檐积满尘沙。

自念奔驰南北,把玉颜已缁,难换乌纱。

堪悲弃繻投笔,事事都差。

山村水驿,赚征人、送了年华。

抬望眼,仰天悲啸,剑镡冷浸霜花。

(0)

解连环

春愁易惹。叹少年碌碌,韶华难借。

又况是、孤旅天涯,对溪柳参差,山桃艳冶。

疏雨潇潇,才晴了、片时还下。

恨王孙流滞,芳草没情,绿遍平野。小庭日长閒暇。

检旧时纨素,独坐重写。

早自闭却重门,但花照孤眠,慵拨香灺。

弦冷尊空,更说甚、春宵无价。

恁凄凉、谁念此情,不如归也。

(0)

千秋岁.席上偶拈

水亭过雨。夹岸凉生树。疏箔捲,微风度。

圆荷翻翠盖,暗柳摇烟缕。

东岭外,微云破处银蟾吐。河朔堪忘暑。

高会开樽俎。同啸咏,谁宾主。

酒和清露泻,剑拂寒星舞。

归骑促,馀溪城上黄昏鼓。

(0)

桃源忆故人.金钗涧上在秦邮

金钗涧上人如玉。解唱春波新曲。画扇蝉纱十幅。

春水平帆绿。三三五五鸳鸯浴。触忤閒愁春目。

戏掷菱花相逐。又向花房宿。

(0)

菩萨蛮.咏青溪遗事画册同羡门程村其年·其一乍遇

东风人柳三眠起。秋千小院重门里。对对浴红衣。

鸳鸯塘上飞。个人花底见。惊喜回团扇。

含笑指鸳鸯。花时日日双。

(0)

浣溪纱·其十题余氏女子绣浣纱图

何处青山是若耶。苧萝村畔认西家。

满溪花瓣浣春纱。

未入吴宫犹淡漠,一辞乌喙便夭斜。

针神十五鬓堆鸦。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