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一线泪,入此春木心。
枝枝不成花,片片落剪金。
春寿何可长,霜哀亦已深。
常时洗芳泉,此日洗泪襟。
应是一线泪,入此春木心。
枝枝不成花,片片落剪金。
春寿何可长,霜哀亦已深。
常时洗芳泉,此日洗泪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杏殇(其三)》。诗中通过对杏花凋零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应是一线泪”一句,以杏花比喻泪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入此春木心"则是说这些泪水渗透进了春天树木的心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哀愁。
“枝枝不成花”指的是杏花未能完全开放就已经凋谢了,这里通过对比,将自然界的景物与人生相比较。"片片落剪金"则是用来形容那些尚未绽放的花瓣,如同被冷风剪断,随风飘零。
“春寿何可长”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短暂的感慨,而"霜哀亦已深"则强调了这种哀愁之情已经很深沉了。这里的“霜”指的是初霜,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凋零。
最后两句,“常时洗芳泉,此日洗泪襟”,诗人平日里用清泉洗涤身心,现在却要用它来洗净满是泪痕的衣襟。这两句通过对比,更加深化了诗人的哀愁之情。
麦熟鸟声乐,桑空蚕箔温。
阴阴傍山路,曲曲抱溪村。
唤雨鸠夫妇,添林竹子孙。
牛羊杂樵牧,随月到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