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树色暗溪桥,满目春光可自骄。
林外风清山霭散,湖边日暖水痕消。
莺啼弱柳如相唤,鹤舞长松不用招。
回首凤城三十里,肩舆来往亦飞遥。
阴阴树色暗溪桥,满目春光可自骄。
林外风清山霭散,湖边日暖水痕消。
莺啼弱柳如相唤,鹤舞长松不用招。
回首凤城三十里,肩舆来往亦飞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日景象。首句“阴阴树色暗溪桥”,以“阴阴”二字形容树色之深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而“暗溪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谧感,仿佛连溪流的声音都被这静谧所吞噬。接下来,“满目春光可自骄”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春景的喜爱与自豪之情,春光之美跃然纸上。
“林外风清山霭散,湖边日暖水痕消”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风吹过树林,山岚逐渐消散,湖面在温暖的日光下,水痕也渐渐消失,这样的景象既清新又和谐,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莺啼弱柳如相唤,鹤舞长松不用招”则是对动植物之间和谐共生的描绘。黄莺在柔弱的柳枝上啼鸣,似乎在呼唤着什么;而白鹤在高大的松树间翩翩起舞,无需召唤,自在而优雅。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生物间的互动,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最后,“回首凤城三十里,肩舆来往亦飞遥”表达了诗人对这段旅程的留恋与感慨。站在功德寺前,回望来时路,虽然路程长达三十里,但乘坐轿子来来回回,却仿佛在瞬间完成,足见诗人对这次旅行的享受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坏垣荒径入蒿莱,不惹康衢半点埃。
赏静偏怜雏笋长,趁凉自引瘦筇来。
杯馀漱齿呼新茗,石上题诗剥古苔。
试问依檐双老桧,何如列柏在乌台。
我来自京师,己丑之十月。
道之建剑间,行行遇兵卒。
问之何为行,对言声哽咽。
初只因临汀,盐商时出没。
县官事张皇,星夜闻帅钺。
帅出乃捕兵,此曹辄猖獗。
加之江西寇,恃崄护巢穴。
向来误杀降,贻祸今尤烈。
合党肆纷披,交锋争桀黠。
聚落四百村,室庐遭毁爇。
转徙临昭阳,孤城危一发。
帅方实归装,视此苦不切。
惟漕暨庾台,协心图扑灭。
移文责十连,义激词语辣。就檄刘权军,专城植铩?。
又有一老尉,贾勇抗鸱鹘。
赖此所居民,犹苟旦暮活。
我闻此卒言,忧愤中肠热。
及归抵吾庐,保伍亦团结。
或恐汀邵寇,馀烬尚分裂。
或疑鼠狗徒,乘间敢窃发。
吾乡号乐国,目不见寸铁。
一闻钲鼓声,缩头畏如鳖。
新岁或讹言,城居竟搬挈。
丁男肩欲赪,稚女足不袜。
相顾莫为谋,去守将安决。
汝知诲盗谁,吾能为汝说。
年来民贼多,田里困根括。
单丁火亦追,逃户租尽刷。
猛虎政太苛,攘鸡手已滑。
剥床忍及肤,椎肌惨见血。
吏肥富薰天,民贫怨刻骨。
及此皆幸灾,狺险何聒聒。
古来盗贼兴,官吏去饕餮。
大者籍其家,小亦寘重罚。
人心知是非,端可以理折。
民贼尽芟夷,虽赏之不窃。
《亲旧问盗作诗四十韵以答之亦可备野史之录》【宋·王迈】我来自京师,己丑之十月。道之建剑间,行行遇兵卒。问之何为行,对言声哽咽。初只因临汀,盐商时出没。县官事张皇,星夜闻帅钺。帅出乃捕兵,此曹辄猖獗。加之江西寇,恃崄护巢穴。向来误杀降,贻祸今尤烈。合党肆纷披,交锋争桀黠。聚落四百村,室庐遭毁爇。转徙临昭阳,孤城危一发。帅方实归装,视此苦不切。惟漕暨庾台,协心图扑灭。移文责十连,义激词语辣。就檄刘权军,专城植铩?。又有一老尉,贾勇抗鸱鹘。赖此所居民,犹苟旦暮活。我闻此卒言,忧愤中肠热。及归抵吾庐,保伍亦团结。或恐汀邵寇,馀烬尚分裂。或疑鼠狗徒,乘间敢窃发。吾乡号乐国,目不见寸铁。一闻钲鼓声,缩头畏如鳖。新岁或讹言,城居竟搬挈。丁男肩欲赪,稚女足不袜。相顾莫为谋,去守将安决。汝知诲盗谁,吾能为汝说。年来民贼多,田里困根括。单丁火亦追,逃户租尽刷。猛虎政太苛,攘鸡手已滑。剥床忍及肤,椎肌惨见血。吏肥富薰天,民贫怨刻骨。及此皆幸灾,狺险何聒聒。古来盗贼兴,官吏去饕餮。大者籍其家,小亦寘重罚。人心知是非,端可以理折。民贼尽芟夷,虽赏之不窃。
https://shici.929r.com/shici/vKFRpiQ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