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垣荒径入蒿莱,不惹康衢半点埃。
赏静偏怜雏笋长,趁凉自引瘦筇来。
杯馀漱齿呼新茗,石上题诗剥古苔。
试问依檐双老桧,何如列柏在乌台。
坏垣荒径入蒿莱,不惹康衢半点埃。
赏静偏怜雏笋长,趁凉自引瘦筇来。
杯馀漱齿呼新茗,石上题诗剥古苔。
试问依檐双老桧,何如列柏在乌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开篇“坏垣荒径入蒿莱,不惹康衢半点埃”写出了诗人行走在一条荒废的道路上,这条路已经被野草所覆盖,连尘土也不再扬起,显现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景象。
接下来的“赏静偏怜雏笋长,趁凉自引瘦筇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初生的竹笋抱有特别的喜爱之情,并且在凉爽的空气中漫步,感受着清新和宁静。
“杯馀漱齿呼新茗,石上题诗剥古苔”则描绘了诗人品味美酒之后,用剩余的酒水洗涤口腔,然后在一块古老的岩石上留下自己的诗句,同时也带走了那上面附着的青苔,这不仅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最后,“试问依檐双老桧,何如列柏在乌台”则是在询问那些依偎在屋檐下的古老槲树,或许能与那些立于高台上的青柏相比。这里既有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隐含着诗人对于长寿、坚韧不拔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艺术创作时那种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