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子野过永仙观循西城以归邂逅李戒甫夕山西爽诗料满目子野明发诗来予次韵·其一》
《与子野过永仙观循西城以归邂逅李戒甫夕山西爽诗料满目子野明发诗来予次韵·其一》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坏垣荒径入蒿莱,不惹康衢半点埃。

赏静偏怜雏笋长,趁凉自引瘦筇来。

杯馀漱齿呼新茗,石上题诗剥古苔。

试问依檐双老桧,何如列柏在乌台。

(0)
翻译
破败的墙垣和荒芜的小路通向杂草丛生的地方,不会沾染大道上的丝毫尘埃。
我特别欣赏宁静,喜欢看幼竹生长,趁着清凉独自手持竹杖前来。
喝完茶后,用泉水漱口,呼唤新采的茗茶;在石头上题诗,剥去古老的青苔。
试着问问那靠屋檐的两棵老桧树,比起乌台那边排列的柏树,你们觉得怎么样?
注释
垣:墙。
康衢:大路。
雏笋:新生的竹笋。
筇:竹杖。
漱齿:用泉水清洁牙齿。
新茗:新采的茶叶。
古苔:古老的青苔。
老桧:古老的桧树。
乌台:可能指某个地方,也可能暗指权贵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开篇“坏垣荒径入蒿莱,不惹康衢半点埃”写出了诗人行走在一条荒废的道路上,这条路已经被野草所覆盖,连尘土也不再扬起,显现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景象。

接下来的“赏静偏怜雏笋长,趁凉自引瘦筇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初生的竹笋抱有特别的喜爱之情,并且在凉爽的空气中漫步,感受着清新和宁静。

“杯馀漱齿呼新茗,石上题诗剥古苔”则描绘了诗人品味美酒之后,用剩余的酒水洗涤口腔,然后在一块古老的岩石上留下自己的诗句,同时也带走了那上面附着的青苔,这不仅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最后,“试问依檐双老桧,何如列柏在乌台”则是在询问那些依偎在屋檐下的古老槲树,或许能与那些立于高台上的青柏相比。这里既有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隐含着诗人对于长寿、坚韧不拔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艺术创作时那种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苏幕遮.李公实索慵轩词

不梳头,不洗面。馁在其中,吃饭心怀倦。

无病闲眠身懒转。有客来寻,问著仍慵喘。

不烧香,不礼念。落魄婪耽,酬了今生愿。

日用不勤功怎见。紫诏来宣,大道无为显。

(0)

忆江南

还丹术,切要经手传。

若信故方终自误,颠来倒去倒来颠。不得怨神仙。

(0)

西江月·其一闰重阳

一度难逢佳节,今年两度重阳。菊花犹折御衣黄。

莫惜危亭更上。况有飞觞滟玉,从教醉帽吹香。

兴来相与共清狂。频把新词细唱。

(0)

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其六

山围少天日,狐鬼能作妖。

睒闪载一车,猎人用鸣枭。

小智窘流俗,蹇浅不能超。

安得万里沙,晴天看射雕。

(0)

新春

馀冻雪初乾,初晴日骤暄。

人心新岁月,春意旧乾坤。

烟碧柳生色,烧青草返魂。

东风无厚薄,随例到衡门。

(0)

临江仙·其七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