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跋游山骑,进停临水居。
有声皆入寂,无色不涵虚。
陆羽茶经在,唐寅画帧舒。
两人似相谓,小别两年馀。
回跋游山骑,进停临水居。
有声皆入寂,无色不涵虚。
陆羽茶经在,唐寅画帧舒。
两人似相谓,小别两年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以“回跋游山骑,进停临水居”开篇,生动地勾勒出行旅者在山水间自由穿梭的情景,既有动态的游历,又有静态的驻足,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接着,“有声皆入寂,无色不涵虚”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无论是山间的鸟鸣,还是水中的波涛,都被赋予了寂静的特质,仿佛所有的声音都融入了这份宁静之中;而“无色不涵虚”,则意味着即便是在一片空白中,也蕴含着深远的空灵之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陆羽茶经在,唐寅画帧舒”两句,巧妙地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融入其中。陆羽是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其《茶经》是茶文化的重要典籍;唐寅则是明代著名的画家,其作品往往充满诗意。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化底蕴,也暗示了在这样的宁静环境中,品茗赏画成为了一种心灵的享受。
最后,“两人似相谓,小别两年馀”以对话的形式收尾,仿佛两位知音在山水之间相互倾诉,虽然分别已久,但心灵的交流却如同近在咫尺。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精神世界超越时空界限的深刻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禅意的自然世界,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断虹不隔江郊雨,一盏昏灯夜半时。
多感生悲那为酒,积衰成瘦错冤诗。
空阶点滴何由止,倦枕凄凉只自知。
平日故人零落尽,寄书谁与叙睽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