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五十七,归去诚已迟。
历官十五政,数若珠累累。
野萍始宾荐,场苗初絷维。
因读管萧书,窃慕大有为。
及遭荣遇来,乃觉才力羸。
黄纸诏频草,朱轮车载脂。
妻孥及仆使,皆免寒与饥。
省躬私自愧,知我者微之。
永怀山阴守,未遂嵩阳期。
如何坐留滞,头白江之湄。
我年五十七,归去诚已迟。
历官十五政,数若珠累累。
野萍始宾荐,场苗初絷维。
因读管萧书,窃慕大有为。
及遭荣遇来,乃觉才力羸。
黄纸诏频草,朱轮车载脂。
妻孥及仆使,皆免寒与饥。
省躬私自愧,知我者微之。
永怀山阴守,未遂嵩阳期。
如何坐留滞,头白江之湄。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和微之诗二十三首》中的第二首,反映了诗人在中年时期对于自己一生仕途经历的回顾与感慨。诗人通过对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自谦与内心世界。
"我年五十七,归去诚已迟。" 这两句表现出诗人的年龄已经达到五十七岁,对于自己回家的愿望已经是很迫切的心情,但实际行动上却有些迟缓。
"历官十五政,数若珠累累。" 这里通过对自己仕途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在政治生涯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和职位,这些成就是如同串联起来的珍珠一般。
接下来的几句"野萍始宾荐,场苗初絷维。因读管萧书,窃慕大有为。及遭荣遇来,乃觉才力羸。" 描述了诗人早年得到推荐和提拔的经历,以及后来通过阅读古代贤良的书籍而产生对高尚理想的追求。然而在实际取得荣誉和成就之后,诗人才意识到自己的才能与力量其实是不足的。
黄纸诏频草,朱轮车载脂。
妻孥及仆使,皆免寒与饥。
省躬私自愧,知我者微之。" 这几句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成就给家庭带来了温暖和富足,同时也表达出诗人的内心自责,因为真正理解他的人很少。
最后两句"永怀山阴守,未遂嵩阳期。如何坐留滞,头白江之湄。" 表示了诗人对于未能实现的志愿感到遗憾,以及面对时间流逝、头发变白的无奈感受。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体悟。
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
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
三春看又尽,两地欲如何。
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