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纳芥不为誇,曾向壶中贮九华。
灵隐寺前天竺后,好峰都落在君家。
须弥纳芥不为誇,曾向壶中贮九华。
灵隐寺前天竺后,好峰都落在君家。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构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住所的赞美。"须弥纳芥不为誇",运用了佛教中的典故,将大如须弥山的小如芥子的事物相提并论,意在说明友人的居所虽小,却能容纳广阔天地,显示出其内在的深邃与雅致,不流于表面的夸耀。"曾向壶中贮九华",进一步描绘出友人家中可能收藏着名胜九华山的精华,暗示其生活品位之高和文化底蕴。
"灵隐寺前天竺后",点明友人的居所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杭州著名的灵隐寺和天竺山,环境清幽,令人向往。最后两句"好峰都落在君家",以拟人手法,将周围的优美山峰赋予了生命,仿佛它们都被友人的居所吸引,凝聚在其周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环境的羡慕和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寓言和象征,展现了友人住所的雅致和主人的品味,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