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搴芳杜天南倚,奇情万般倾诉。
别调回肠,新声荡气,灯底沉吟酸楚。几番凝伫。
似水老琵琶,欲吞还吐。
同此伤心,分明弦外曲中绪。思量古,愁无数。
叹寥寥作者,算伊堪取。
春死鹃啼,秋深鬼唱,剩有骚魂少许。解人怕遇。
唤绝妙双鬟,画楼高处。度到樽前,哀音何太苦。
手搴芳杜天南倚,奇情万般倾诉。
别调回肠,新声荡气,灯底沉吟酸楚。几番凝伫。
似水老琵琶,欲吞还吐。
同此伤心,分明弦外曲中绪。思量古,愁无数。
叹寥寥作者,算伊堪取。
春死鹃啼,秋深鬼唱,剩有骚魂少许。解人怕遇。
唤绝妙双鬟,画楼高处。度到樽前,哀音何太苦。
这首《齐天乐·拜鹃室助枉题沧桑红泪词》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高旭所作。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哀婉的画面。"手搴芳杜天南倚",开篇便展现出主人公在南国花丛中独自凭栏的场景,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奇情万般倾诉",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仿佛在向杜鹃鸟诉说自己的愁绪。接下来的"别调回肠,新声荡气",通过音乐的描绘,传达出旋律的悲凉和情绪的激荡,使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
"灯底沉吟酸楚",夜晚的灯光下,诗人独自沉思,酸楚之情溢于言表。"几番凝伫",更是写出诗人多次长久地凝视远方,期待着远方的回应。"似水老琵琶,欲吞还吐",运用比喻,将心事比作琵琶声,时断时续,难以言尽。
"同此伤心,分明弦外曲中绪",诗人感叹自己与杜鹃鸟有着相同的伤心,那弦外之音似乎也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接着,诗人感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思量古,愁无数",表达对过去的追忆和无尽的愁绪。
"叹寥寥作者,算伊堪取",诗人自嘲为寥落之人,感叹自己是否能承受这无尽的哀愁。"春死鹃啼,秋深鬼唱",进一步渲染凄凉氛围,春天的杜鹃啼叫仿佛预示着死亡,秋天的鬼魂歌唱则增添了阴森之感。
最后,"剩有骚魂少许",诗人说自己只剩下了些许的诗意灵魂,"解人怕遇",暗示知音难觅。"唤绝妙双鬟,画楼高处",想象着在高楼上,那绝美的女子也无法理解这份深沉的哀伤。"度到樽前,哀音何太苦",酒杯前的哀歌,其苦涩令人难以承受。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历史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知音的渴望。
理邃不可商,造极会其天。
因黥乃南面,挟璧顾屡叹。
安有鬼一车,蕴疑在目前。
划然解积冻,澌泮千丈渊。
吾尝赏淮阴,能录恶少年。
大胜答溪媪,奇勋此舆权。
水激可沃焦,酖毒怀与安。
夫君珍所持,射市吞烦冤。
束袂甘冥冥,一穴栖鳅鳣。
真宰技自痒,驾以风无边。
背水得众无,失驹约群还。
三月春已深,稳下三峡船。
夔门有巨舰,谈嬉障百川。
金华客五侯,气力足由缘。
为君诵伐木,三扣临江舷。
人说招提好,来游称所闻。
云烟四山合,草树一溪分。
瘦马催归晚,阇黎馆客勤。
荒坟有郎宿,夜夜粲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