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空堂,惊展卷、龙蛇起陆。
瞻拜处、凛然如见,剑光盈轴。
灏气纵横山欲撼,交情郑重杯相属。
想夜阑、盾墨洒淋漓,歌还哭。喑呜气,悲凉曲。
千万遍,循环读。叹王刀可假,何堪重辱。
怅望千秋人不见,想寻一辙车还覆。
问谁欤、雪涕和哀歌,燕台筑。
雷雨空堂,惊展卷、龙蛇起陆。
瞻拜处、凛然如见,剑光盈轴。
灏气纵横山欲撼,交情郑重杯相属。
想夜阑、盾墨洒淋漓,歌还哭。喑呜气,悲凉曲。
千万遍,循环读。叹王刀可假,何堪重辱。
怅望千秋人不见,想寻一辙车还覆。
问谁欤、雪涕和哀歌,燕台筑。
这首《满江红》是清代词人王鹏运对岳飞赠予吴将军宝刀行墨迹的敬书之作,充满了对岳飞忠勇精神的崇敬与感慨。词中以“雷雨空堂”开篇,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激昂的氛围,仿佛雷鸣电闪的场景在空旷的殿堂内回响,引出岳飞英勇事迹的回忆。
“惊展卷、龙蛇起陆”,描绘了展开岳飞手迹时的震撼,如同龙蛇在纸上起舞,展现出岳飞书法的雄浑与力量。接着,“瞻拜处、凛然如见,剑光盈轴”,表达了对岳飞形象的深切怀念,仿佛能看见他手持宝剑的英姿,剑光闪烁,令人肃然起敬。
“灏气纵横山欲撼,交情郑重杯相属”,进一步描述了岳飞的豪情壮志与深厚的友情,即使是在山河动荡之际,他的精神依然能够撼动天地,而与朋友的交往则显得格外庄重与真挚。
“想夜阑、盾墨洒淋漓,歌还哭”,通过想象岳飞深夜挥毫泼墨的情景,以及他在创作时的复杂情感,既包含了对国家的忧虑,也蕴含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悲伤。
“喑呜气,悲凉曲。千万遍,循环读”,表达了对岳飞作品的反复品味与深深共鸣,无论是激昂的旋律还是悲凉的曲调,都能触动人心,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岳飞的忠诚与悲愤。
“叹王刀可假,何堪重辱”,感叹岳飞虽有宝刀在手,却无法避免国家的再次受辱,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痛心。
“怅望千秋人不见,想寻一辙车还覆”,表达了对岳飞的无限怀念,虽然千年后已无从见到他的身影,但希望能找到他的足迹,继续传承他的精神。
“问谁欤、雪涕和哀歌,燕台筑”,最后以疑问的形式,询问谁能像岳飞那样,用泪水和哀歌筑起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表达了对岳飞精神的崇高敬仰与渴望传承的决心。
整首词通过对岳飞赠刀行墨迹的敬书,不仅展现了对岳飞个人英雄主义的赞美,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忠诚、友情、历史责任等主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