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隆上人游淮南》
《送隆上人游淮南》全文
宋 / 释行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欲向淮南作胜游,如何却在雁来秋。

战曾采石连青海,恨不回龙到白沟。

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江流。

凭君莫上新亭望,北面风烟只旧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óngshàngrényóuhuáinán
sòng / shìxínghǎi

xiànghuáinánzuòshèngyóuquèzàiyànláiqiū

zhàncéngcǎishíliánqīnghǎihènhuílóngdàobáigōu

shānjīnjiāoshuāngzhùfēnchǔjiāngliú

píngjūnshàngxīntíngwàngběimiànfēngyānzhījiùchóu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行海所作的《送隆上人游淮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隆上人即将前往淮南游玩的感慨。首句“欲向淮南作胜游”描绘了隆上人向往的旅程,然而接下来的“如何却在雁来秋”则暗示了时令已至秋季,与预期的游玩季节不符,流露出一丝遗憾。

诗人接着追忆历史,“战曾采石连青海”,提及采石矶的战役,那是南宋与金国交战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局势的关注和对未能收复失地的遗憾。“恨不回龙到白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遗憾,意指未能如龙腾飞跃般直捣黄龙,直抵白沟(北宋与辽国边境)。

“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江流”描绘了淮南的地理风貌,金焦二山如同江中的砥柱,长江横贯吴楚两地,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美景之下,诗人的心境并未因此而轻松,反而引出下文。

最后两句“凭君莫上新亭望,北面风烟只旧愁”,诗人劝告隆上人在欣赏淮南景色的同时,不要登高望远,因为北面的风烟只会勾起他对旧日战乱和国土沦丧的深深忧虑,这“旧愁”正是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友人的深深牵挂。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又寄寓了对时局的忧虑,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释行海
朝代:宋

释行海(一二二四~?)(生年据本集卷上《癸酉春侨居无为寺归云阁以十五游方今五十为题信笔十首》推算),号雪岑,剡(今浙江嵊县)人(同上书《归剡》)。早年出家,十五岁游方,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住嘉兴先福寺。有诗三千馀首,林希逸选取其中近体二百馀首为《雪岑和尚续集》二卷。事见本集林希逸跋。 释行海诗,以《雪岑和尚续集》抄本为底本,校以日本宽文五年(一六六五)刻本。
猜你喜欢

熙光

兢业初无蹊径,缉熙本有光明。

自觉自知自信,何思何虑何营。

镜里人情喜怒,空中云气纡萦。

孔训于仁用力,箕畴王道平平。

(0)

中元日午

雨馀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过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于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0)

烧香

小阁疏棂春昼长,沉烟半穗弄轻黄。

老铃略不知人意,故故搴帘放出香。

(0)

鄜台

两载低眉著小冠,一台高筑地平宽。

向阳花木齐教放,天下无春似此间。

(0)

贺新郎·其五辛亥初度自赋

幸得闲中趣。问何为、倏逾桂岭,重来荆渚。

唤醒门前弧矢梦,钩月相辉初度。

谩羞听、军中鼙鼓。

马上弓刀成底事,仅平明、旆入襄州去。

能不愧,古羊杜。此身何以酬明主。

怅新来、鬓毛添白,衰容如许。

三万貔貅齐贾勇,好为一清狐兔。

看柳色、大堤如故。

世事付之杯酒外,那棋边、得失都休语。

来共看,雁儿舞。

(0)

同刘朔斋游白云寺二首·其二

勘破禅家最上关,掀髯朗笑响千山。

海门正涌冰轮出,昏鼓先催玉节还。

独上层巅风浩荡,归沿小涧石孱颜。

寻幽本是闲人事,聊复分君半日闲。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