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刘朔斋游白云寺二首·其二》
《同刘朔斋游白云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勘破禅家最上关,掀髯朗笑响千山。

海门正涌冰轮出,昏鼓先催玉节还。

独上层巅风浩荡,归沿小涧石孱颜。

寻幽本是闲人事,聊复分君半日闲。

(0)
注释
勘破:看透。
禅家:禅宗。
最上关:最高境界。
掀髯:大笑时露出胡须。
朗笑:大声笑。
响千山:声音震动千座山。
海门:海边。
冰轮:月亮。
昏鼓:黄昏的鼓声。
玉节:古代官员出行的仪仗。
层巅:高峰。
风浩荡:风势浩大。
小涧:小溪。
石孱颜:石头峥嵘。
寻幽:探寻幽静。
闲人事:悠闲人的活动。
聊复:姑且。
分君半日闲:陪你度过半个悠闲的下午。
翻译
看透了禅宗的最高境界,大笑之声震动千山。
海面如潮涌,明月正升起,黄昏的鼓声催促着玉节归来。
独自登上高峰,感受浩荡的风,沿着小溪返回,石头显得格外嶙峋。
探寻幽静本就是悠闲人的事,就让我陪你度过半个悠闲的下午吧。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游览名山古寺的诗,颇有禅意。开篇"勘破禅家最上关,掀髯朗笑响千山",诗人似乎在表达对禅宗至高境界的领悟与赞赏,那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通过掀须发笑的生动画面传达出来。紧接着"海门正涌冰轮出,昏鼓先催玉节还",诗人用海门喻指寺院,冰轮可能是比喻清凉或高洁的境界,而昏鼓与玉节,则是时间流逝和日落黄昏的象征,表达了时间紧迫、应及时回返的意境。

中间两句"独上层巅风浩荡,归沿小涧石孱颜",描绘诗人独自攀登至高处,感受着广阔的山风,同时也描摹出归途中的景象,小溪流水、古石参杂,一幅生动的山野图画跃然纸上。

结尾两句"寻幽本是闲人事,聊复分君半日闲",诗人表达了自己追求幽静自然之美,是一件轻松自在的事情,并邀请友人一起分享这份闲适,哪怕只是短暂的片刻。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山水情怀,也透露出对禅理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咏珂马声

紫陌喈喈报曙鸡,蟾光欲傍露盘低。

九天阊阖葳蕤启,百辟冠裳鹓鹭齐。

鸾步引声锵玉佩,槐街奏响散银蹄。

何人待诏长安舍,剪烛抽毫细品题。

(0)

题庶子张鹏翀所进日长山静便面即用其韵·其五

彷佛前生是葛三,画禅潇洒擅江南。

大痴更挟坡仙笔,勍敌江山两不惭。

(0)

题十二月人物画册·其十一六月

微风细雨柳垂丝,荷芰香中语翠眉。

小立船头浑不定,碧波新涨一篙时。

(0)

出塞杂咏用上平声韵·其十一

平明雨洗属车尘,蹀躞骅骝称意驯。

濯濯烟鬟看黛重,萋萋麦垄爱青新。

(0)

恭和皇祖圣祖仁皇帝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六风泉清听

物物都归大造心,风泉亦解奏清吟。

熙和六十一年化,编简犹垂雅颂音。

(0)

秋日奉皇太后口外行围·其二

代是熙和候,秋当狝狩时。

风云森羽卫,物象拥旌旗。

皎日曈昽照,凉飔左右吹。

近光多父老,前导莫驱驰。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