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宿柏斋诗》
《夜宿柏斋诗》全文
南北朝 / 萧绎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烛暗行人静,帘开云影入。

风细雨声迟,夜短更筹急。

能下班姬泪,复使倡楼泣。

况此客游人,中宵空伫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独宿柏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寂静与深沉。首句“烛暗行人静”以“烛暗”渲染出夜色的深沉,而“行人静”则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仿佛连行人的脚步声都已消失在夜幕之中。接着,“帘开云影入”一句,将视线从室内引向室外,云影透过半开的窗帘轻轻飘入室内,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远。

“风细雨声迟”描绘了微风轻拂、细雨绵绵的景象,雨声在这样的夜晚显得格外悠长,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而“夜短更筹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夜晚的短暂与时间的紧迫感,更筹(古代计时工具)的滴答声加快了节奏,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匆匆流逝。

接下来,“能下班姬泪,复使倡楼泣”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情感投射到虚构的人物身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班姬和倡楼女子的形象,分别代表了古代宫廷中的才女和歌妓,她们的泪水和哭泣,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最后,“况此客游人,中宵空伫立”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深夜里独自站立,面对着无尽的孤独与思念。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整个场景融为一体,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在异乡夜深人静时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作者介绍
萧绎

萧绎
朝代:南北朝   字:世诚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508—554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猜你喜欢

君子有所思行

命驾出城郭,局局遐作观。

南伐苏冢木,北采背峪兰。

东濯激浪河,西登悬鼓峦。

游览不称意,临风发长叹。

谷口子真隐,岩下傅说官。

闭由有本性,天道乃相干。

我欲焚我笔,堕我肺与肝。

萧然死灰场,庶以除劖刓。

(0)

次红城

同云积雪伴寒征,遥捧纶音绝漠行。

万里关梁催晓梦,残更鼓角壮秋声。

刍粮起伏依山寨,兵卫森严入夜城。

拭尽征袍尘土梦,夜深霜冷月华明。

(0)

寄周克之侍御谪居南海

君从岭海驾轻舟,余亦潇湘溯碧流。

怅望云天俱堕泪,相思月夜一登楼。

鱼龙巨浪春应适,瘴疠深山雨更愁。

饱食殊方各努力,南中佳丽足遨游。

(0)

红德城元夕

清平驿里过元宵,尊酒盘蔬未寂寥。

灯火忽疑烽火至,春风仍似朔风骄。

月临汉节千山静,霜入胡笳独戍遥。

想是大酺通海内,边城歌舞荷清朝。

(0)

游山迟唐荆川太史不至

野兴朝来剧,层阴冻不开。

烟霞迎使节,词赋忆仙才。

岂负青山约,何妨细雨来。

临溪重回首,沙鸟似深猜。

(0)

除夕直宿部中同张元德刻韵赋

禁漏迢迢传夜永,椒盘相对烛花明。

省郎多病经秋骨,客鬓双蓬万里情。

冻叶庭深馀雪色,哀鸿天涧带春声。

乡关腊尽无消息,回首苍茫北斗城。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