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德城元夕》
《红德城元夕》全文
明 / 孟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清平驿里过元宵,尊酒盘蔬未寂寥。

灯火忽疑烽火至,春风仍似朔风骄。

月临汉节千山静,霜入胡笳独戍遥。

想是大酺通海内,边城歌舞荷清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清平驿度过元宵佳节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边关的宁静,以及对国家安定的感慨。

首联“清平驿里过元宵,尊酒盘蔬未寂寥”点明地点和时间,清平驿中虽无奢华盛宴,但以酒肴相陪,元宵佳节的氛围并未因此而显得冷清,反而充满了温馨与欢愉。

颔联“灯火忽疑烽火至,春风仍似朔风骄”运用对比手法,将元宵节的灯火与烽火相对比,暗示了和平与战争的界限,同时以春风与朔风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季节更替与边关环境的严酷,凸显了节日的欢乐与边关的紧张并存。

颈联“月临汉节千山静,霜入胡笳独戍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边关的孤独。月亮照耀着汉节,千山寂静,霜气侵入胡笳,远处的边防哨所显得格外遥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深切关怀。

尾联“想是大酺通海内,边城歌舞荷清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想象全国上下同庆,边城也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感谢朝廷带来的和平与繁荣,寄托了对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深深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元宵节的热闹与边关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又深刻反映了边关将士的孤独与艰辛,以及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渴望,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孟洋
朝代:明

(1483—1534)明汝宁府信阳人,字望之,一字有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行人,进御史,以论张璁、桂萼事谪桂林教授。后官至大理寺卿。有《孟有涯集》。
猜你喜欢

怀古再用前韵三首·其三

若论文章事,小巫或大巫。

吟诗贾岛瘦,咏树庾山枯。

潋潋河流缓,离离竹影敷。

白烟空一抹,藜莠弥平芜。

(0)

秋旅

夜雨响芭蕉,竹屋摇如纸。

中有痴绝翁,相忆人千里。

老翁痴复痴,放响入双耳。

滴滴滴到心,由心渐人髓。

蟋蟀气将喑,芙蓉香欲死。

灯影化成烟,茫茫斗室里。

(0)

新嘉驿署旧有会稽女子留题三绝悽婉动人予以戊寅暮春过宿其处则壁间之句已磨灭不可复识矣感慨之馀仍和韵吊之·其三

墨迹歌残知为谁,未成短韵先成悲。

数声啼鴂怨芳草,不是闺人亦泪垂。

(0)

新嘉驿署旧有会稽女子留题三绝悽婉动人予以戊寅暮春过宿其处则壁间之句已磨灭不可复识矣感慨之馀仍和韵吊之·其二

不须绝调与同游,薄命终怜恨已悠。

可惜阶前今夜月,无人空自上帘钩。

(0)

扬州怀古

江山几代谢,空忆旧时形。

潮拥海门白,柳依隋苑青。

锦帆嗟寂寞,翠辇怨飘零。

日暮棹歌起,悽悽不忍听。

(0)

至嘉州登淩云寺续此

想公亦恋峨眉好,朝暮摇青入眼浓。

试比少文游卧处,三峨祇似石三峰。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