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风柳絮乱溪桥,一抹轻烟野外遥。
独钓渔翁占江上,耦耕农父伴山腰。
黄鹂百转趁红日,白鹭一行登碧霄。
只怕时光如水迅,前村忍听一声蜩。
衮风柳絮乱溪桥,一抹轻烟野外遥。
独钓渔翁占江上,耦耕农父伴山腰。
黄鹂百转趁红日,白鹭一行登碧霄。
只怕时光如水迅,前村忍听一声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野景图。首句"衮风柳絮乱溪桥",通过柳絮纷飞和微风吹过溪桥,展现出春天的轻盈与活力。"一抹轻烟野外遥"则以淡烟袅袅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远处的田野更显开阔。
接下来的两句"独钓渔翁占江上,耦耕农父伴山腰"聚焦于两位劳动者,渔翁独自垂钓,农夫在山间耕地,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自得其乐。
"黄鹂百转趁红日,白鹭一行登碧霄"是动态的描绘,黄鹂鸟婉转歌唱,白鹭成行翱翔蓝天,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和活力。
最后,诗人以"只怕时光如水迅,前村忍听一声蜩"收尾,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听到蝉鸣时对夏日将逝的惋惜。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宋末元初诗人陈普对于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人皆与世同,我独与世异。
同则誉日生,异则毁日至。
西山采薇翁,千古秉高志。
斯人不可从,催科困王事。
去年六月十五夜,月明渔浦看潮生。
今年此夜对明月,凄凉池馆难为情。
故人梦断知何处,生存华屋含风露。
明朝家具载扁舟,又向临平山下住。
忆昔故人邀我来,笑谈白日驱风雷。
百年未半忽转烛,时移事改令人哀。
我家金华北山北,堂上慈亲年八十。
要知生死见交情,两载淹留归未得。
孤儿有托女有归,余亦兴怀歌式微。
悲来纵笔写情曲,九原杳杳心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