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粗知方耻为人,敢崇凶貌蚀诚真。
义难阿世非忘世,智不谋身岂误身。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
君诗正似清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蘋。
学粗知方耻为人,敢崇凶貌蚀诚真。
义难阿世非忘世,智不谋身岂误身。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
君诗正似清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九渊的作品,题为《和杨廷秀送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操守的坚守和个人品格的自我期许。首句“学粗知方耻为人”,表明作者深知学习粗浅之道,也懂得羞耻之心,不愿随波逐流。次句“敢崇凶貌蚀诚真”,强调了作者不崇尚恶劣品行,保持真诚本真的决心。
“义难阿世非忘世”一句,表达了作者坚持道义,不迎合世俗,但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不忘社会责任。接下来,“智不谋身岂误身”则揭示了作者明智处事,不会因私利而迷失自我。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两句,通过描绘宽厚的恩惠和寒冬中的生机,寓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坚韧和希望,暗示着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最后,以“君诗正似清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蘋”作结,赞美杨廷秀的诗歌如同清风般爽朗,给予自己前行的力量,如同浮萍遇到顺风,寓意友情的激励与助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陆九渊对个人品德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几重水驿东风大,孤舟尚挂帆席。
故山近也,斜阳影里,正愁羁客。
江波怨极,料蘅杜、幽香未息。
怕归时、深秋撷佩,换了旧颜色。
前事休回首,约访青春,木兰双楫。
少年俊侣,怅如今、各分南北。
欲寄翎笺,奈多是、云天迥隔。
只昏鸦树外隐隐,数点墨。
整整斜斜青草渡,隐还明惯穿芳树。
才低一水,旋高半岭,便东风无主。
幅幅有斜阳,只篷背、阴睛难据。
冥濛片席,销魂黯然,依前认月中误。
峭远湾,攲断浦,更沙堤、半身遮住。
鱼庄映黑,鸥邻罩碧;又无声虚度。
掩了玉人楼,人初醒,错疑天暮。
看看到也,霎时不见,春江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