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桃源忆故人.春日过澹生校书所居旧址》
《桃源忆故人.春日过澹生校书所居旧址》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桃源忆故人

酒阑曾过平康宿,风飐绣帘簌簌。

红板桥连西曲,微雨樱桃熟。

而今风景伤春目,不见沿溪花竹。

荠麦平畴摇绿,蛱蝶和烟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访友,回忆往昔与友人相聚之景。首句“酒阑曾过平康宿”,以酒尽夜深时分,诗人曾造访平康之地,暗喻昔日欢聚的情景。接着“风飐绣帘簌簌”一句,通过风动绣帘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红板桥连西曲,微雨樱桃熟”两句,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色,红板桥与西曲相连,微雨中的樱桃显得格外诱人,色彩鲜明,充满生机。这里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隐含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而今风景伤春目,不见沿溪花竹”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眼前春景,心中却涌起的伤感之情。他感叹于美景不再,曾经熟悉的花竹如今已难寻觅,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荠麦平畴摇绿,蛱蝶和烟逐”描绘了一片广阔的田野上,荠麦随风摇曳,蝴蝶在烟雾中追逐,画面生动,富有田园诗意。这一景象虽美,却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变化时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偈五首·其四

一境谁相到,翛然绝点尘。

天花莫狼藉,吾匪解空人。

(0)

句·其五

身尝静退缘知足,心不倾邪畏好还。

(0)

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日十诗求和因次韵·其一

年大飘零馘已黄,野麋难复厕鸳行。

山名一径通天目,便欲看云老是乡。

(0)

送灵浩赴江州般若之请三首·其一

甚深真谛不容声,溢水炉峰照坐明。

悟般若人居般若,钟鱼都是妙香城。

(0)

走笔再和凤凰山十韵酬良器解元兼呈文中宣德·其六

催功下下与高高,束火人归闹小桥。

莫向九岩生妄见,须知采柏望中遥。

(0)

友卿弟见和复赋二首·其二

门无杂客往仍还,趺坐澄心定水寒。

清净苦嫌千日酒,萧閒惟事一铢檀。

眼中金屑全无用,髻里明珠得自看。

作止更能除任灭,已无禅病自轻安。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