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城道中书事》
《宣城道中书事》全文
明 / 边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路出荆门不断山,西通巴塞北秦关。

四方群盗何时息,五月征夫且未閒。

羊祜冢荒碑七尺,武侯祠古屋三间。

苍凉云日江村午,愁绝东流去不还。

(0)
鉴赏

这首《宣城道中书事》描绘了宣城道中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首句“路出荆门不断山”,以荆门山脉的连绵不绝开篇,展现出道路的蜿蜒曲折,同时也隐喻着人生的旅途漫长而艰难。接着“西通巴塞北秦关”一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宣城与更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暗示着历史的深远和文化的交流。

“四方群盗何时息,五月征夫且未閒。”这两句直击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战争与动荡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征夫们无时无刻不在为国家的安宁而战,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不确定。

“羊祜冢荒碑七尺,武侯祠古屋三间。”诗人通过对比古代英雄的纪念地,如羊祜的墓冢和武侯祠,与眼前的荒凉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也是对当下社会现状的反思。羊祜和诸葛亮作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丰功伟绩与今日的荒凉形成了强烈反差,引发了对英雄时代与现实世界的思考。

最后,“苍凉云日江村午,愁绝东流去不还。”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江村苍凉、云日交映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忧郁氛围。东流的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边贡

边贡
朝代:明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生辰:1476 ~1532

边贡(公元1476--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猜你喜欢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二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有为皆梦形,颠倒执三生。

善财不费力,百城一念登。

(0)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三十

廓达灵根非向背,不关南岳与天台。

父母未生前一著,香严击竹始迷开。

(0)

金竹峰

双桧高亭亭,遥见百里外。

恍疑香烟幢,亦若羽葆盖。

秀色何其多,贞心固常在。

化龙想非难,坐待风雨会。

(0)

周草窗命题异人爪搯仙境图

幽斋众客多清娱,弁翁开卷示此图。

细画纤纤比毛发,老眼眴转视若无。

须臾神定乃能辨,蓬山圆峤连方壶。

山川盘纡体势远,楼观缥缈棼桴铺。

霓旌羽盖蔽空日,云軿鹤驭交天衢。

瑰丽绮错千万状,一一尽与人间殊。

弁翁指陈更详悉,言是澄江惠氏所宝之旧物。

昔有道人方外来,暮夜延之入其室。

萧然独卧无灯明,时闻爪甲铿有声。

明发道人不知处,但见桶底搯画成。

吾知道人非小巧,物物之中存幻眇。

更于爪画两俱忘,当与道人同一笑。

(0)

投宿山家

山家忘四时,力作倦还息。

鸦鸣知欲曙,鸡栖念当夕。

两男皆长成,尽解供赋役。

季女方及笄,亦复能纺绩。

老翁独无事,醉饱岸巾帻。

喜客到柴扉,扫室具枕席。

枣栗非外求,园蔬更堪摘。

殷勤话生理,颇觉计自得。

我生独何为,转徙常寄食。

语残灯欲死,草际虫啧啧。

(0)

大水后作

田家望西成,弥月雨霖霔。

流潦迷川泽,粳稻尽漂淤。

牛犬奔崇丘,鸡亦栖高树。

室庐毕沈没,野老无归处。

大家还急租,官中未蠲赋。

妻子多转徙,天高不可吁。

但愿吾皇知,圣恩加咻喔。

下诏发仓廪,赈恤散红腐。

不唯赤子活,亦使根本固。

八表皆归仁,万岁永终誉。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