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忘四时,力作倦还息。
鸦鸣知欲曙,鸡栖念当夕。
两男皆长成,尽解供赋役。
季女方及笄,亦复能纺绩。
老翁独无事,醉饱岸巾帻。
喜客到柴扉,扫室具枕席。
枣栗非外求,园蔬更堪摘。
殷勤话生理,颇觉计自得。
我生独何为,转徙常寄食。
语残灯欲死,草际虫啧啧。
山家忘四时,力作倦还息。
鸦鸣知欲曙,鸡栖念当夕。
两男皆长成,尽解供赋役。
季女方及笄,亦复能纺绩。
老翁独无事,醉饱岸巾帻。
喜客到柴扉,扫室具枕席。
枣栗非外求,园蔬更堪摘。
殷勤话生理,颇觉计自得。
我生独何为,转徙常寄食。
语残灯欲死,草际虫啧啧。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人家的生活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耕家庭的日常劳作与生活节奏。首句“山家忘四时,力作倦还息”写出了农人不计日夜辛勤劳动,稍作休息的情景。接着,“鸦鸣知欲曙,鸡栖念当夕”通过自然界的声响,暗示时间的推移和生活的规律。
诗中提到家中男女各司其职,大儿子和女儿都已长大,能够承担起赋税和家务。老翁则悠闲自在,负责接待客人,准备简陋但热情的款待。他们自给自足,枣栗、园蔬都是自家产物,交谈中流露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和自给自足的计谋。
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感叹自己漂泊不定,常依赖他人的接济,与山家的自给自足形成对比。最后,夜深人静,灯火摇曳,虫声嘈杂,诗人的话语渐渐消散,留下的是对简朴生活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