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组东归春尽时,君恩亲寿两相宜。
谁人直道能全节,我马横奔幸脱羁。
四百峰峦寻旧隐,七千里路费新诗。
自惭未茇甘棠树,敢望渔人去后思。
解组东归春尽时,君恩亲寿两相宜。
谁人直道能全节,我马横奔幸脱羁。
四百峰峦寻旧隐,七千里路费新诗。
自惭未茇甘棠树,敢望渔人去后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钟渤所作的《滇南奉别》。诗中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首联“解组东归春尽时,君恩亲寿两相宜”,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原因,既有对君王恩赐的感激,也有对家庭长寿的祝愿,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与家庭责任的兼顾。
颔联“谁人直道能全节,我马横奔幸脱羁”,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正直之道的渴望,以及在官场束缚下得以解脱的庆幸,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颈联“四百峰峦寻旧隐,七千里路费新诗”,描述了诗人归隐后的行动,他将前往四百座山峰寻找往日的隐居之地,这七千里的路程不仅耗费了他的体力,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尾联“自惭未茇甘棠树,敢望渔人去后思”,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先贤的敬仰,甘棠树象征着先贤的美德,而诗人却未能像渔人一样留下深刻的印记,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心境,以及对自然、自由和文学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英妙才华四十年,山林朝市姓名传。
何妨万斛横江上,不碍千帆过目前。
我肯尾书干木纸,人饶首著祖生鞭。
金銮何日商风雅,伴直能呼孟浩然。
连峰路塸堮,幽洞摩苍穹。
石门松萝隘,伛偻趋儿童。
泠泠太古泉,环佩声丁东。
相传吴越年,威凤翔其中。
后来山中人,盛事誇无穷。
我疑王者瑞,岂预霸业雄。
元化有沦忽,世道多污隆。
何时鸣朝阳,遥问山上桐。
昔贤所游地,道路行逶迤。
中分山腰半,倒插石脚危。
公生元祐时,名与日月垂。
至今草木间,英气光离离。
我行得遗迹,酾酒兴遐思。
天风豁然至,吹落琼琚辞。
不惜古人远,但嗟我生迟。
安得五云表,一假黄鹤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