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四归宗寺》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四归宗寺》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

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推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

(0)
注释
听:倾听。
归宗:指寺庙或宗族的标志钟声。
早晚:早晨和傍晚。
紫霄峰:一座山峰的名字。
墨池:写书法的池塘。
漫叠:随意堆积。
溪中石:溪流中的石头。
白塔:白色的塔。
微分:隐约分开。
岭上松:山顶上的松树。
佛宇:佛寺。
一山甲:山中最优秀的。
僧厨:僧侣们的厨房。
十方供:来自各个方向的施舍。
欲游:想要去游览。
东西寺:指两个相邻的寺庙。
岩谷相连:山岩和山谷连绵不断。
翻译
倾听早晚归宗钟声,疲惫懒于攀登紫霄峰。
墨池随意堆叠溪边石头,白塔隐约显现山岭松林中。
佛寺争相成为山中之最,僧厨静候四方施舍的供品。
想要游览山北的东寺西寺,山岩山谷相连又有多少层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游历庐山归宗寺时所作,描绘了他清晨听到寺庙钟声,虽感疲惫但仍想攀登紫霄峰的情景。诗人笔下的归宗寺周围环境宁静而富有禅意:墨池中的石头错落有致,溪水潺潺;白塔在山岭松树间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清幽。他赞赏寺庙的威望,认为其在山中独占鳌头,僧侣们则期待着四方施主的供养。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游览山北的东、西两座寺庙的愿望,暗示了庐山岩谷连绵,风景众多,引人入胜。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山归宗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向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初夏即景

衰微吟思健,户牖自南薰。

散发惟高枕,清歌绕白云。

课分蜂臼密,香□燕巢芹。

不暇探幽赏,满庭空绿筠。

(0)

钱塘怀古

此地繁华已饱闻,却来怀古独情殷。

湖心倒浸梁朝寺,峰顶常含宋代云。

夹岸楼台还匼匝,四时箫鼓自纷纭。

卯山宫阙荒烟里,只有疏钟送夕曛。

(0)

竹炉诗

清风只合近孤禅,华屋徒留五十年。

竹格总如前度好,瓷瓯那得旧时娟。

鬓丝吟榻全真趣,松火清流断俗缘。

物理往还虽不定,芳名须藉后人传。

(0)

小除日署中祭先

飘忽年华似电流,每瞻风木不胜愁。

深惭禄养违初愿,敢谓名成喜壮游。

异地岁时聊俎豆,故山霜雪冷松楸。

清尳未酬肠先断,何日貤恩下帝州。

(0)

过吴江平望

江驿临平望,渔洲带石梁。

风吹阖庐棹,晚泊会稽乡。

水国惟闻雁,寒原但植桑。

前程多歧路,何处是康庄。

(0)

杏花

东风作意辨年华,先酿轻红上杏花。

杨柳初生燕初到,春光并属野人家。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