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作意辨年华,先酿轻红上杏花。
杨柳初生燕初到,春光并属野人家。
东风作意辨年华,先酿轻红上杏花。
杨柳初生燕初到,春光并属野人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景象,尤其是对杏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东风作意辨年华”,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东风赋予了感知时间的能力,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逐渐浓厚,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接着,“先酿轻红上杏花”一句,通过“酿”字,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将色彩与生机带给了杏花,使花朵呈现出淡淡的红色,展现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杨柳初生燕初到”进一步扩展了画面,不仅有花的绽放,还有柳树的萌芽和燕子的归来,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生动图景。最后,“春光并属野人家”一句,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不仅属于城市,也属于乡村,强调了春天的普遍性和普世价值,让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喜悦和希望不仅仅局限于繁华之地,而是遍布于每一个角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传达出春天带来新生、希望和美好的主题。
最愁人处最高楼,空望三神想十洲。
大药不灵从老病,把茅犹在盍归休。
许追竹士陪梅友,肯羡蜂王慕蝶侯。
曾点当时未舍瑟,谁知心地异由求。
泽师种竹三十年,竹成满院生绿烟。
苍龙子孙太繁盛,分领眷属来渭川。
藏风蓄雨荫殿壁,不敢辄近寒森然。
香飞常入佛座上,叶落不到经窗前。
芟除扫掠净如洗,栏外不许行狂鞭。
泽师瘦健如老鹤,坏衲几尺披左肩。
手持数珠读梵筴,状貌兀若塑与镌。
朝旋暮绕在其下,不肯出院求斋钱。
古人亦有爱竹者,岂得似师心意专。
我亦平生苦如此,兼解略把笔墨传。
逢师正谓同所好,但恨尚有区中缘。
何时相对月明下,坐彻清影谈幽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