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浸长天摇砌明,亭亭珠玉绽秋英。
晚香冷秀经霜后,淡意疏容与景迎。
篱下留连非藉酒,雨中寻觅最多情。
飞尘不到莎厅下,爱尔幽香浸骨清。
水浸长天摇砌明,亭亭珠玉绽秋英。
晚香冷秀经霜后,淡意疏容与景迎。
篱下留连非藉酒,雨中寻觅最多情。
飞尘不到莎厅下,爱尔幽香浸骨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园林的静谧景象。首句“水浸长天摇砌明”,以水波映照天空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明亮的氛围。接着,“亭亭珠玉绽秋英”一句,将秋天的花朵比作亭亭玉立的珍珠,生动地展现了花朵的美丽与高洁。
“晚香冷秀经霜后,淡意疏容与景迎”两句,通过描述经过霜打后的花朵依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和清冷的美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优雅和美丽的品质,正是诗人所推崇的高尚品格。
“篱下留连非藉酒,雨中寻觅最多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酒的麻醉与自然之美的吸引,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真挚情感。即使是在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中,诗人也愿意去寻找那份独特的美,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追求。
最后,“飞尘不到莎厅下,爱尔幽香浸骨清”两句,以“莎厅”(可能指草堂或竹亭)为背景,强调了此处环境的清幽与纯净,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清雅环境的喜爱和对其中蕴含的高洁品质的赞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