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炉诗》
《竹炉诗》全文
明 / 倪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清风只合近孤禅,华屋徒留五十年。

竹格总如前度好,瓷瓯那得旧时娟。

鬓丝吟榻全真趣,松火清流断俗缘。

物理往还虽不定,芳名须藉后人传。

(0)
鉴赏

这首《竹炉诗》由明代诗人倪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风与禅意的和谐,以及时光流转中不变的情感与追求。

首句“清风只合近孤禅”,开篇即点出主题,清风与孤禅相得益彰,暗示了诗人对清净、简约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华屋徒留五十年”一句,对比豪华的居所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物质繁华短暂性的感慨。

“竹格总如前度好,瓷瓯那得旧时娟”两句,以竹格和瓷瓯为载体,象征着自然与艺术的美好,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竹格的“好”与瓷瓯的“娟”,分别代表了自然与人工之美,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审美理想。

“鬓丝吟榻全真趣,松火清流断俗缘”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写诗人年老时在榻上吟诵,以及松火与清流带来的宁静与超脱,表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烦恼的解脱。鬓丝与吟榻,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与内心的平静;松火与清流,则寓意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生命的永恒。

最后,“物理往还虽不定,芳名须藉后人传”两句,总结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意义。物理往还的不确定性,暗示了生命与世间万物的变迁,而芳名的传承,则寄托了诗人对于精神价值与个人成就得以永存的期待。这两句既是对自身生活态度的反思,也是对后世的一种期许,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学与高尚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竹炉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净、简约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与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作者介绍

倪祚
朝代:明

倪祚(1447-1512)字相承,号久斋。明无锡人。敬侄。工诗,善真行书。有《久斋诗集》。
猜你喜欢

秋信

飘飘梧叶委银床,天际初来雁几行。

露气忽从今夜白,漏声偏觉五更长。

惊幽梦矣书千里,有美人兮天一方。

报道桂花成蓓蕾,雨余庭院喜新凉。

(0)

游仙九首·其四

娟娟姮娥女,灼灼芙蓉姿。

一入月宫去,千秋闭蛾眉。

凉风清玉除,碧云生桂枝。

凤歌不可听,长夜有馀悲。

(0)

癸巳正月在杭州作四首·其四

锻铁当用椎,析薪当用斧。

拔蓼而植荼,去辛还得苦。

峨峨九阳门,卫以豹与虎。

微微蝼蚁忱,郁郁不得吐。

(0)

雪中有怀章三益叶景渊

岁莫怀人雪满天,饥乌病客对凄然。

地炉无火同谁坐,石砚生冰尽日眠。

栗里何时归白发,茅檐几处起青烟。

稻畦麦陇看春及,土膏泉滋谶有年。

(0)

寄桃浦诸故知即事五首·其五身膏草野身土苴,语孙耰锄莫轻把

东坡楚颂存虚名,止乌作亭殊有情。

枇杷换叶何青青,雪中开花来远馨。

多仁多核知尔少,柏树根添郑玄草。

慧海禅师识侯景,华容女儿哭刘表。

如何太白谪仙人,竟坐夜郎唐绝徼。

裁诗寄与多才郎,尘间宠辱要相忘。

霸桥吟兴驴背上,月盎冰壶齑味长。

(0)

和陶移居二首·其二

我未践斯境,已赋《考槃》诗。

怀此多年岁,一廛今得之。

陶翁徙南村,言笑慰相思。

斗酒洽邻曲,亦有如翁时。

投身既得所,何能复去兹。

鹪鹩一枝足,古语不余欺。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