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践斯境,已赋《考槃》诗。
怀此多年岁,一廛今得之。
陶翁徙南村,言笑慰相思。
斗酒洽邻曲,亦有如翁时。
投身既得所,何能复去兹。
鹪鹩一枝足,古语不余欺。
我未践斯境,已赋《考槃》诗。
怀此多年岁,一廛今得之。
陶翁徙南村,言笑慰相思。
斗酒洽邻曲,亦有如翁时。
投身既得所,何能复去兹。
鹪鹩一枝足,古语不余欺。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和陶移居二首(其二)》。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首句“我未践斯境,已赋《考槃》诗”表明他对理想生活的想象已久,如今终于实现,居住在此。接下来的诗句“陶翁徙南村,言笑慰相思”表达了对陶渊明南迁生活的羡慕和对其友情的怀念。诗人享受与邻居的交往,“斗酒洽邻曲”,有时也能感受到陶渊明般的乐趣。
“投身既得所,何能复去兹”表达了诗人对新居的深深依恋,他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不愿离开。最后两句“鹪鹩一枝足,古语不余欺”借用“鹪鹩巢林,不过一枝”的典故,强调了知足常乐的理念,认为即使简陋的生活也足以满足,古代的智慧没有欺骗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陶渊明的仰慕,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高尚情操。
残灯明灭。况淋铃雨,倍感悽绝。
鸳衾凤枕抛亸,无憀赖处,含情凝咽。
独把徽容细省,问何事轻别。
骤夜半、惊起徘徊,树树秋声散空阔。
扁舟径往如超越。
叹此生、那复重相匹,鸾鉴秪余孤影,羞指看、几星华发。
两地萦牵,难道前盟,总是虚设。
料想被、无限风波,误了归时节。
晓乘风劲,倚檐枝、露滴纷如洒。客舍自临郊野。
空庭畔、竹木成围,一碧阴阴,穿帘映瓦。
荼蘼绽、香气染衣襟,因记当时,和醉鸳衾相覆,浓熏兰麝。
人比天遥,水流春去,不惯笼鹦轻骂。
斗草偏赢,藏钩细数,看取宜男满把。
好语难知真假。
南国虽有书问,频慰别离情,恼恨心肠,未全抛舍。
数竿竹色。待有心付与,情人裁笛。
唱了阳关,客舍青条已堪摘。
春意随人去也,空闲阁、江郎吟笔。
又片霎、落尽夭桃,凌晓拂茵席。南国。信寂寂。
料瘴雨夜深,恨若山积。瘦檠对泣。
胡不归来免思忆。
尝愿经营小圃,书带匝、篱根新碧。
谢世事、期共隐,可怜未得。
手种垂杨树。飘花同坠羽。送将征棹过南浦。
记晓镜妆成,镜里替写长眉妩。谁道因循误。
算细想、人生,唯是别苦。万翼昏鸦排阵去。
甚处寻巢,难把乡愁缄付。
□渡口鸣榔,晚潮有信人争渡。天际分吴楚。
怎颙望归舟,又飞寒雨。
静处倚楼望远波,落日衰草平烟。
可真似、兰成遁迹江关。迁延。
任潘鬓老,江才减,赋笔长閒。
无憀甚,但旧来心事,重到愁边。年年。
高情秀句,书字都在芸笺。忽骊歌争唱,兔魄休圆。
谁怜。向红窗畔,罗帏底,镇夕孤眠。
教人恨去无消息,来是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