亹亹圆象运,苒苒青岁阑。
策策西风鸣,耿耿客子寒。
客子行路难,况乃衣裳单。
萸盘荐重九,雅歌和清弹。
黄华被幽径,拒霜明空园。
所乐忘所悲,慷慨有馀欢。
不知乌帽欹,邈矣追龙山。
亹亹圆象运,苒苒青岁阑。
策策西风鸣,耿耿客子寒。
客子行路难,况乃衣裳单。
萸盘荐重九,雅歌和清弹。
黄华被幽径,拒霜明空园。
所乐忘所悲,慷慨有馀欢。
不知乌帽欹,邈矣追龙山。
这首元代张仲深的《越上九日感怀七首呈韩明善先生(其七)》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亹亹圆象运”以月亮的运行象征时光流转,次句“苒苒青岁阑”进一步强调岁月匆匆。秋风“策策”声中,诗人感到“耿耿”寒意,寓言旅途艰辛,衣衫单薄更添凄凉。
“客子行路难”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苦,接着写到重阳节的习俗——插茱萸,以“雅歌和清弹”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节日的欢乐气氛。然而,即使在美景中,诗人仍不免“黄华被幽径,拒霜明空园”的孤寂,感叹“所乐忘所悲”,寻求片刻的欢愉。
最后,诗人以“乌帽欹”自比,暗示心境的不宁,遥想远方的“龙山”,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疏离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九日感怀。
三月狂风不惜春,客愁千斛付行人。
平生操履由吾道,何日安閒遂此身。
陌上纷华空白昼,山中气味少红尘。
归来必遇求贤诏,莫向穷途苦问津。
神地出渊泉,商羊向天舞。
电火烧黑空,雷车震金鼓。
大块噫风吹黄沙,黄沙须臾化为雾。
此时阴气一何盛,蚓嘘云兮鬼啸雨。
雨绳绳兮云蒸蒸,天惨惨兮朝复莫。
嗟尔长淮之民,何生而苦。方馑而饥,方疫而愈。
乃有此患,普及于汝。地涌水泉,天降淫雨。
浩浩之势,包山逾阜。汝居无庐,汝耕无土。
汝口嗷嗷,其谁安诉。
吾闻尧水凡九年,民虽昏垫不失所。
愿我君王发德音,一变悲号作歌舞。
西山高,胡为高。
上有磨天之巨势,下有黄河不测之险,甚于蜀道之难。
西山高,长安之路如云霄。
乘无逸驾兮飞无劲翮,我欲往兮有千艰百险之相辽。
西山高,长安之路如天遥。
夜短梦不到,白日其心劳。
西山高,我欲往兮方穷处于蓬蒿。
恩之大兮报不可以速,太山之重兮置之有若鸿毛。
西山高,无如之何兮徒引领而长谣。
青门路兮有时到,愿公之寿兮如松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