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莲》
《咏莲》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倚栏清兴满沧浪,静挹荷风度远香。

君子元为花上品,伊人宛在水中央。

芙蓉秋老空零落,桃李春归几艳阳。

华实谁能双擅美,亭亭九夏日偏长。

(0)
鉴赏

此诗《咏莲》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首句“倚栏清兴满沧浪”,描绘了诗人独自倚靠栏杆,欣赏着广阔水面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清雅之兴。次句“静挹荷风度远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荷花香气的悠远,仿佛能闻到从远处飘来的荷花芬芳。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君子元为花上品,伊人宛在水中央”两句,将莲花比作君子和伊人,赞美其高洁的品质如同君子一般,而其生长之处恰似水中中央,隐喻着理想中的美好境界。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后四句“芙蓉秋老空零落,桃李春归几艳阳。华实谁能双擅美,亭亭九夏日偏长。”则通过对比不同季节的花卉,强调了莲花的独特魅力。秋天的芙蓉虽已凋零,春天的桃李虽曾艳丽,但都无法与莲花在夏日的亭亭玉立相媲美。这里的“亭亭”不仅形容莲花的姿态,也暗含了诗人对其品格的推崇。最后一句“九夏日偏长”,以夏日的长久比喻莲花精神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莲花品格的无限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莲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莲花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襄阳雪中杂咏六首·其二

乌台南面郡城高,城外诸山雪乱飘。

胜迹欲追羊叔子,会从岘首踏琼瑶。

(0)

对雨遣兴简陈侍御七首·其六

绿萍如锦盖青池,池面高荷静不移。

閒爱小亭听雨坐,恰如湘水系舟时。

(0)

行黄河岸上

苍崖千仞俯黄流,滚滚波声大地浮。

惆怅灵槎无复见,壮怀祗拟付神游。

(0)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其七

舟行暑气正淟涊,岸上行人方郁蒸。

安得长风来万里,顿令烦浊片时醒。

(0)

为戴容安题扇竹

三径清阴生昼寒,满林新长碧琅玕。

何时截作参差玉,吹向瑶台听紫鸾。

(0)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其二

鳌山结綵翠重重,万壑千岩锦绣中。

报道群仙来献寿,骖鸾驾鹤下瑶空。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