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结綵翠重重,万壑千岩锦绣中。
报道群仙来献寿,骖鸾驾鹤下瑶空。
鳌山结綵翠重重,万壑千岩锦绣中。
报道群仙来献寿,骖鸾驾鹤下瑶空。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午门观灯的盛况,以瑰丽的想象和华美的辞藻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祥和。
“鳌山结綵翠重重”,开篇即以“鳌山”为意象,鳌山在古代传说中是海中的神山,此处借指装饰精美的灯山,以“结綵翠重重”形容其色彩斑斓、层次丰富,营造出一种节日的繁华景象。
“万壑千岩锦绣中”,进一步扩展视野,将观灯的场景置于壮丽的山水画卷之中,以“万壑千岩”比喻众多的灯饰,如同锦绣般铺陈开来,既表现了灯的数量之多,也暗示了观赏者所处环境的广阔与壮观。
“报道群仙来献寿,骖鸾驾鹤下瑶空”,最后两句运用神话传说,想象群仙乘鸾驾鹤前来庆祝人间的节日,不仅增添了浪漫气息,也寓意着吉祥与祝福。这里的“献寿”不仅指为人类带来长寿的祝愿,也暗含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午门观灯的盛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富强的祝愿。
当时曾见,上苑东风暖。
今岁却相逢,向烟村、亭边驿畔。
垂鞭立马,一晌黯无言,江南信,寿阳人,怅望成肠断。
琼妆雪缀,满野空零乱。
谁是倚阑干,更那堪、胡笳羌管。
疏枝残蕊,犹懒不娇春,水清浅,月黄昏,冷淡从来惯。
晓窗明,庭外寒梅向残月。
吴溪庾岭,一枝偷把阳和泄。
冰姿素艳,自然天赋,品格真香殊常别。
奈北人、不识南枝,唤作腊前杏先发。奇绝。
照溪临水,素禽飞下,玉羽琼芳斗清洁。
懊恨春来何晚,伤心邻妇争先折。
多情立马,待得黄昏,疏影斜斜微酸结。
恨马融、一声羌笛起处,纷纷落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