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其二》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其二》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鳌山结綵翠重重,万壑千岩锦绣中。

报道群仙来献寿,骖鸾驾鹤下瑶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午门观灯的盛况,以瑰丽的想象和华美的辞藻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祥和。

“鳌山结綵翠重重”,开篇即以“鳌山”为意象,鳌山在古代传说中是海中的神山,此处借指装饰精美的灯山,以“结綵翠重重”形容其色彩斑斓、层次丰富,营造出一种节日的繁华景象。

“万壑千岩锦绣中”,进一步扩展视野,将观灯的场景置于壮丽的山水画卷之中,以“万壑千岩”比喻众多的灯饰,如同锦绣般铺陈开来,既表现了灯的数量之多,也暗示了观赏者所处环境的广阔与壮观。

“报道群仙来献寿,骖鸾驾鹤下瑶空”,最后两句运用神话传说,想象群仙乘鸾驾鹤前来庆祝人间的节日,不仅增添了浪漫气息,也寓意着吉祥与祝福。这里的“献寿”不仅指为人类带来长寿的祝愿,也暗含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午门观灯的盛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富强的祝愿。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其九翼祖室用《大顺》

明明我祖,积德攸宜。肇继瓜瓞,将隆本支。

爰资庆绪,式昭帝基。于穆清庙,永洽重熙。

(0)

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其三又六变

蠢兹淮海帅,保据毒黎苗。

不悟龙兴汉,犹同犬吠尧。

六师方雨施,孤垒自冰消。

千载逢嘉运,华夷奉圣朝。

(0)

蓦山溪·其十八野梅

当时曾见,上苑东风暖。

今岁却相逢,向烟村、亭边驿畔。

垂鞭立马,一晌黯无言,江南信,寿阳人,怅望成肠断。

琼妆雪缀,满野空零乱。

谁是倚阑干,更那堪、胡笳羌管。

疏枝残蕊,犹懒不娇春,水清浅,月黄昏,冷淡从来惯。

(0)

罥马索

晓窗明,庭外寒梅向残月。

吴溪庾岭,一枝偷把阳和泄。

冰姿素艳,自然天赋,品格真香殊常别。

奈北人、不识南枝,唤作腊前杏先发。奇绝。

照溪临水,素禽飞下,玉羽琼芳斗清洁。

懊恨春来何晚,伤心邻妇争先折。

多情立马,待得黄昏,疏影斜斜微酸结。

恨马融、一声羌笛起处,纷纷落如雪。

(0)

渔家傲·其三

精养灵根神守气。天然子母何曾离。

昼夜六时长在意。三田内。温温天地中和水。

十二楼前白雪腻。九宫台畔黄芽遂。

日月山头朝上帝。神光起。腾身直出烟霄外。

(0)

浪淘沙令

今日□筵中。酒侣相逢。大家满满泛金钟。

自起自斟还自饮,一笑春风。传与主人翁。

权且饶侬。侬今沈醉眼朦胧。

此酒可怜无伴饮,付与诸公。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