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啼遍,唤不醒芍药,丛中双蝶。
待把红香留住稳,无待雨狂风劣。
流水浮萍,垂杨飞絮,都是閒枝节。
殷勤为甚,飘零了不孤怯。
纵好绣带云裳,来回弄影,荡芳情一捻。
日暮帘垂归燕语,池上晚风猎猎。
渺渺天涯,归魂何处,便是烟花劫。
无人说与,阳关梦里三叠。
流莺啼遍,唤不醒芍药,丛中双蝶。
待把红香留住稳,无待雨狂风劣。
流水浮萍,垂杨飞絮,都是閒枝节。
殷勤为甚,飘零了不孤怯。
纵好绣带云裳,来回弄影,荡芳情一捻。
日暮帘垂归燕语,池上晚风猎猎。
渺渺天涯,归魂何处,便是烟花劫。
无人说与,阳关梦里三叠。
这首词以"流莺啼遍,唤不醒芍药"起笔,描绘出春日清晨的宁静画面,流莺的鸣叫未能唤醒沉睡的芍药,反衬出花丛中双蝶的灵动。接下来,词人借"待把红香留住稳"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希望留住春天的气息,但又意识到"无待雨狂风劣",暗示美好的事物易逝。
"流水浮萍,垂杨飞絮"进一步渲染了春光流转的景象,流水、浮萍和飞絮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词人感叹道:"殷勤为甚,飘零了不孤怯",即使面对飘零,也无需感到孤独,因为自然的规律中自有其坚韧。
下片转向对蝴蝶的细致描绘,"纵好绣带云裳,来回弄影,荡芳情一捻",将蝴蝶比作女子的轻盈身姿,表达了对蝴蝶舞动的欣赏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日暮帘垂归燕语,池上晚风猎猎"则转而描绘傍晚时分的宁静与落寞,燕子归巢,晚风吹过,引发词人对远方的思念。
最后,词人以"渺渺天涯,归魂何处,便是烟花劫"收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归宿的深深感慨,认为即使是如烟花般绚烂的生命,也有终结之时。结尾处的"无人说与,阳关梦里三叠"则以阳关三叠的曲调,寄托了词人无尽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深深思索。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