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枕不得寐,沉沉玉漏淹。
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
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
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
展枕不得寐,沉沉玉漏淹。
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
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
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
这首诗名为《不寐》,是明代文徵明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夜不能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展枕不得寐”,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状态,表达了内心的困扰和不安。接着,“沉沉玉漏淹”一句,以深夜的滴漏声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和时间的漫长,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无法入睡的焦虑心情。
“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灯之光显得格外微弱,与外面的风雨形成鲜明对照,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同时,雨声的描写也增加了夜晚的动态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一方面,他因贫困而感到苦涩,另一方面,又因诸多忧愁和疾病而倍感煎熬。这种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诗人的内心世界显得更为深沉和复杂。
最后,“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一句,以白发的新增作为结尾,既是对诗人年华逝去的感慨,也是对诗歌创作的肯定。白发不仅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通过写作来寄托情感、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寐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虑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动人。
治生非所长,儿女惊满屋。
作官又迂疏,不望载朱毂。
因缘挂罪罟,未许即潜伏。
空馀读书病,日与古人逐。
老妻怜眼昏,入夜屏灯烛。
上官念贫寠,时节馈醪肉。
衰年类蒲柳,世事剧麻粟。
数日望归田,寄语先栽竹。
文章亦细事,勤苦定何足。
君诗四相攻,欲看守陴哭。
愧无即墨巧,不解火牛触。
自非太学生,彫琢事干禄。
安心已近道,闭口岂非福。
胡为调狂词,玉石相落碌。
腹中抱丹砂,舌下漱白玉。
作诗虽云好,未免乱心目。
奕秋教二人,不取志鸿鹄。
摩诘非不言,遗韵寄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