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其九》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其九》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五年寓黄阁,盛服朝玄端。

愧无昔人姿,谬作奇章迁。

还从九渊底,回望百尺巅。

身世俱一梦,往来适三餐。

天公本无心,谁为此由缘。

从今罢述作,尽付逍遥篇。

(0)
翻译
我在黄阁寓居了五年,穿着华丽的服装去朝见玄端。
深感自己没有古人那样的风姿,却误入歧途写下奇异的诗篇。
我回到深渊的底部,回头仰望那百尺高峰。
人生和世事都如同一场梦,每日只是为三餐忙碌。
天地自然并无偏心,是谁安排了这一切因缘。
从今以后不再著述,只把闲暇时光写入逍遥篇章。
注释
五年:五年时间。
寓:居住。
黄阁:古代官署名。
盛服:华丽的服装。
朝:朝见。
玄端:道教中的重要人物或概念。
昔人:古人。
姿:风姿。
谬:错误。
奇章:奇异的诗篇。
迁:变迁,这里指误入歧途。
九渊:深渊。
百尺巅:百尺高峰。
身世:人生和世事。
一梦:一场梦。
天公:天地自然。
无心:无偏心。
由缘:因缘。
罢述作:停止著述。
尽付:全部投入。
逍遥篇:逍遥自在的篇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他以和苏轼的风格,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诗中,诗人回顾了自己在官场五年的经历,穿着华丽的官服去朝见,但内心感到惭愧,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古人那样的才情和品格,却误入仕途,犹如攀登陡峭的山峰。他反思人生,认为身世如梦,每日仅满足于基本的饮食,意识到自然界的运行并无偏私,人的际遇纯属偶然。

诗人决定从此停止过多的写作,将心思转向逍遥自在的生活,寄托在无拘无束的诗篇之中。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苏辙对官场与隐逸生活的权衡,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雨中送春二首

迢遥烟驿欲何之,地角天涯总别离。
雾湿提壶催祖道,烟寒杜宇促归期。
徘徊柳岸秋千处,惆怅兰香祓禊时。
此约再来须隔岁,潘郎那不鬓如丝。
¤

(0)

山后田家

流水流烟绕竹门,寒花寒鸟异孤村。
篱中宿莽冬犹绿,湖上明云夜不昏。
射鸭野塘情复喜,烹鸡茅舍酒重温。
蹊间路熟无妨醉,残雪依稀似月痕。

(0)

不似

秋树犹啼乳小莺,秋花亦占海棠名。
一般声艳堪惆怅,不似春风解管情。

(0)

岱宗谏议谪镇远(时有星变)

明堂再续周王礼,宣室能容贾谊狂。
亢世有人还谏草,清时怜汝独遐荒。
龙吟镇泽千峰雨,雁度偏桥八月霜。
去住天涯各何意,长星犹在太微傍。

(0)

题秦皇庙

往事悠悠逐海波,荒祠寂寂寄岩阿。
三神山下仙舟远,万里城边战骨多。
东鲁尚存周礼乐,西秦空壮汉山河。
早知一世能移祚,崖石书功不用磨。

(0)

龙州(十首)

龙州入夏多风雨,山路无时一尺泥。
今日开门喜晴霁,洞云片片度前溪。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