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元有雨,八面更当风。
精卫海能涸,杜鹃天可通。
君臣知有义,褒贬岂无公。
一展霹雳手,九吞云梦胸。
狂澜障川外,砥柱横流中。
曷不身伊尹,空教口晦翁。
主忧臣不辱,世乱孰为忠。
白日青天共,潢池渤海讧。
居家移官理,忧国愿年丰。
今古心符节,乾坤理勘同。
普能知道大,院不虑途穷。
寸心元有雨,八面更当风。
精卫海能涸,杜鹃天可通。
君臣知有义,褒贬岂无公。
一展霹雳手,九吞云梦胸。
狂澜障川外,砥柱横流中。
曷不身伊尹,空教口晦翁。
主忧臣不辱,世乱孰为忠。
白日青天共,潢池渤海讧。
居家移官理,忧国愿年丰。
今古心符节,乾坤理勘同。
普能知道大,院不虑途穷。
这是一首充满深意和情感的中国古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和个人操守的关切。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对忠义的坚持。
“寸心元有雨,八面更当风。”这里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内心深处的不安与外界变化无常的情形。雨象征着内在的困扰和不宁,而风则是外部环境的动荡。
“精卫海能涸,杜鹃天可通。”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暗示了希望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和通达。
“君臣知有义,褒贬岂无公。”诗人强调了君臣之间应该遵守的道德标准和公正原则,这反映出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一展霹雳手,九吞云梦胸。狂澜障川外,砥柱横流中。”通过对自然力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对抗争的精神状态。
“曷不身伊尹,空教口晦翁。”这里引用古代圣贤之事,强调个人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期望。
“主忧臣不辱,世乱孰为忠。”诗人表达了作为臣子,对君主的忠诚不渝,即使在乱世之中也不忘初心。
“白日青天共,潢池渤海讧。居家移官理,忧国愿年丰。”这几句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和谐与平衡,以及对于国家繁荣的美好祝愿。
最后,“今古心符节,乾坤理勘同。普能知道大,院不虑途穷。”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规律的理解,以及面对困境时保持宏大的气度和远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有思想、有情操、关心国家命运的士人形象。
满径黄花桑落酒,送客关门折衰柳。
涉世空怀失路悲,干时自乏谭天口。
片刺侯门不得通,桂薪玉粒哭途穷。
半年逆旅貂裘敝,一剑飘然马首东。
劝君休下杨朱泪,客里秋风易憔悴。
伏枕愁为越国吟,吹箫归向吴门醉。
此日诸侯厌布衣,可怜穷达世情非。
君归莫叹行装薄,多少空囊人未归。
爨下有焦桐,柯亭有枯竹。
何期得遇蔡中郎,一取为琴一为笛。
中郎已死知音稀,每有奇物谁能知。
汨没泥沙弃水火,令人往往心伤悲。
国初至今二百载,其人与骨今安在。
二图沦落在人间,墨迹依稀犹未改。
吾乡陈伯炜、郑浮丘,两人前辈称风流。
坐宾楼上三更月,吹笛空江万籁秋。
名公诗句题应遍,画图潇洒尤堪羡。
恍若笛声江上闻,尚疑月色楼头见。
当年弃置废簏中,蠹鱼蚀尽尘埃蒙。
余偶得之发大叫,心颜怡悦开双瞳。
吁嗟乎,奇物显晦自有数,岂但柯亭之竹峄山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