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石山赠僧》
《乌石山赠僧》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鹫岭白云边,茅庵只数椽。

污泥皆净土,人境即诸天。

山现空中色,花明定后禅。

蒲团今已烂,趺坐不知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所居住的乌石山茅庵,环境清幽,远离尘世。首句“鹫岭白云边”以“鹫岭”象征高远,与“白云边”形成对比,展现出山中庵舍的超凡脱俗之感。接着,“茅庵只数椽”则点明庵舍简朴,仅几间小屋,却能容纳心灵的宁静与修行。

“污泥皆净土,人境即诸天”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庵中环境与外界的污浊进行对比,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超越世俗的境界。这里的“净土”不仅指物理上的清净之地,更是心灵的归宿。“人境即诸天”则表达了在平凡的人世间也能达到精神的至高境界,体现了佛教中“心净则佛土净”的思想。

“山现空中色,花明定后禅”进一步描绘了庵中环境的静谧与美好。山色仿佛在空中显现,花儿在禅定之后更加明亮,这些景象都充满了禅意,暗示着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美的感知。

最后,“蒲团今已烂,趺坐不知年”以蒲团的磨损和不知岁月流逝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修行的持久。蒲团作为修行者坐禅的工具,其“今已烂”暗示了长时间的修行与专注,而“趺坐不知年”则表达了修行者对时间的淡漠,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乌石山中僧人修行生活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新毗陵守王立之书来以诗答之蜀中同寮也

俯仰三年梦,差池万里归。

双鱼蒙记忆,五马庆光辉。

且说还家乐,休论与世违。

平生岁寒约,搔首重依依。

(0)

宿上方院祷晴

鹊为晚晴喜,山如秋夜凉。

蝉声起竽瑟,云影散牛羊。

神理应难昧,民忧得自康。

平生蔬笋腹,不厌宿僧房。

(0)

挽李中甫使君·其二

圭玉身无玷,春风物自熙。

学非随俗尚,心故有天知。

里社成邹鲁,交游不惠夷。

思君兼众美,凋落使人悲。

(0)

和景孟宿山中

倦行白雨翠云中,投宿禅房听晓钟。

弹压山川诗未老,留连岩壑兴何浓。

回看尘世频三叹,上彻天关更几重。

径欲乘风此仙去,时时笙鹤下前峰。

(0)

出沌复见江山和斗南

底事江山照眼新,为从云梦别经旬。

行吟沌口三家市,笑作天涯万里人。

清夜论心真得友,白云回首奈思亲。

船头又报荆州近,鱼雁书来未易频。

(0)

中秋次仲兄韵

万古清秋月,连年满意晴。

坐从衣露湿,目恐海云生。

盎盎杯中趣,悠悠世上名。

柴门幸无客,不用酌公荣。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