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上方院祷晴》
《宿上方院祷晴》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鹊为晚晴喜,山如秋夜凉。

蝉声起竽瑟,云影散牛羊。

神理应难昧,民忧得自康。

平生蔬笋腹,不厌宿僧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shàngfāngyuàndǎoqíng
sòng / sūnyìngshí

quèwèiwǎnqíngshānqiūliáng

chánshēngyúnyǐngsànniúyáng

shényìngnánmèimínyōukāng

píngshēngshūsǔnyàn宿sēngfá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晚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平和。

"鹊为晚晴喜",表现出鸟儿在傍晚时分欢快的情态,这里的“喜”字传递了一种生机勃勃、乐观向上的情感。紧接着,“山如秋夜凉”,则是对山色与夜凉的描绘,山间的清凉让人感到心静神安。

"蝉声起竽瑟"中,蝉鸣声仿佛是古代乐器的和鸣,与“云影散牛羊”一同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悠闲自得的氛围。这里通过蝉鸣声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神理应难昧"表明诗人对宇宙万物有一种深刻理解和接受,这种理解让他的心灵变得通透而不易被蒙蔽。紧接着,“民忧得自康”则是说人民的忧虑能够得到缓解,获得安康。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及人类命运的关怀,以及内在的平和与智慧。

最后,“平生蔬笋腹,不厌宿僧房”,“蔬笋腹”比喻简单质朴的生活,而“不厌宿僧房”则表明诗人对那种清贫、淡泊名利的僧侣生活持有一种接受和喜悦。这里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乐道主义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无双

尚书有女名无双,蛾眉如画学新妆。

伊家仙客最明俊,舅母唯只呼王郎。

尚书往日先曾许,数载暌违今复遇。

闻说襄江二十年,当时未必轻相慕。

(0)

春日

小雪峥嵘变晓寒,旧年残腊破新年。

明生月魄初三夜,气动春灰五九天。

蓼甲韭黄随绿酒,綵幡罗胜上华颠。

故园欲告西畴事,思我枫林楚木边。

(0)

偈·其四

月色和云白,松声带露寒。

好个真消息,凭君子细看。

(0)

八咏警戒·其二

忍事有何妨,勿令心火扬。

火扬犹可灭,心忿固多伤。

堪叹波罗蜜,可怜歌利王。

从心更从刃,字意好端详。

(0)

答陜府春卿资政

蓬山曾许挹浮邱,踰纪光阴一瞬休。

朔塞风霜人易老,申湖歌舞景长留。

我临宾席频先醉,君对仙棋几自讴。

千里诗来还感旧,不堪斜日凭边楼。

(0)

登烽火楼诗

耸楼排树出,却堞带江清。

陟峰试远望,郁郁尽郊京。

万邑王畿旷,三条绮陌平。

亘原横地险,孤屿派流生。

悠悠归棹入,渺渺去帆惊。

水烟浮岸起,遥禽逐雾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