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中甫使君·其二》
《挽李中甫使君·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圭玉身无玷,春风物自熙。

学非随俗尚,心故有天知。

里社成邹鲁,交游不惠夷。

思君兼众美,凋落使人悲。

(0)
翻译
玉石般的身躯纯洁无瑕,春风轻拂万物自行繁荣。
学问不随世俗风尚,内心深处自有天赋予的智慧。
家乡如同儒家邹鲁之地,交往的朋友们都是才德出众之人。
思念你集众多美好于一身,你的凋零令人心生悲伤。
注释
圭玉:比喻人的品质高洁。
玷:污点。
春风:象征生机和温暖。
熙:繁荣,旺盛。
随俗尚:跟随流行的风尚。
心故有天知:内心深处自有天性的智慧。
里社:乡里社区,指故乡。
邹鲁:古代学术文化发达的地方,如孔子的故乡鲁国。
惠夷:指贤良的人。
凋落:衰败,凋零。
使人悲:令人感到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李中甫使君(其二)》。从诗句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圭玉身无玷”一句,用圭玉比喻人的品格纯洁无瑕,开篇即显出诗人对挽去之人的崇高评价。紧接着,“春风物自熙”则描绘了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象,春风吹拂间万物皆顺其自然,但这并非普通的春日佳境,而是映照着那位品格纯洁者的境遇。

“学非随俗尚”表明诗人不认同盲目追随世俗的学习态度,而是有自己的见解和追求。随后,“心故有天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我认识和内在智慧,仿佛有一种超越尘世的直觉。

“里社成邹鲁”一句,用古代圣地邹鲁比喻诗人所处之地充满了文人雅士,他们的交流和聚会(交游)却不局限于表面的礼仪,而是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不惠夷”则意味着这种交往超越了普通的世俗礼节。

最后,“思君兼众美,凋落使人悲”一句,诗人在怀念友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然界中万物凋零的悲凉,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消逝无常的感伤,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挽去之人的怀念与赞美,以及对生命易逝和自然界变化的感慨。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和周通判永丰破贼

五更盾上闻磨墨,夜半偏思破残贼。

平明露布已成文,倚马不知军务剧。

初传别驾下南州,人如天马徕西极。

指挥猛士驱貔虎,坐使威声驰绝域。

狂胡昔渡西楼山,汉皇不闭玉门关。

四方群盗猬毛起,旌旗光拂牛斗间。

回戈必定东征去,铠仗如云光照路。

捷书飞入甘泉宫,插羽鸣鞭气横骛。

公家人物世不衰,况复诗名天下知。

探骊得珠何崛奇,更欲尽采珊瑚枝。

(0)

寄题李德修通判宣城隐舍二首仍次其韵·其一风月堂

官身宁为倦知还,自忆青山对白间。

有月有风俱是客,爱诗爱酒可能闲。

(0)

次韵建安刘彦冲学士寄茶一首

寒溪日漱枯肠洁,自志穷愁渐陋劣。

故人不爱北苑春,更遣清甘嚅吻颊。

只今相望如参商,武夷孤绝云苍茫。

底事坐阅百鸟翔,要借玉川风两腋,高飞令我坠君傍。

(0)

句·其二十

洪府西山最景奇。

(0)

上丘漕司生辰诗

淮海钟神秀,逢时出伟人。

熊罴符吉梦,弧矢记佳辰。

瑞世仪丹凤,占祥得石麟。

心田平若砥,学海阔无津。

道任司衡重,儒传孟氏醇。

雄文追灏噩,雅意蕴经纶。

大策登商第,英名动搢绅。

含香登粉署,画诺拥朱轮。

画戟声称远,星轺宠数频。

一时推厚德,列郡仰深仁。

櫜紫殊恩近,官黄墨诏新。

风云看际会,廊庙喜同寅。

寿斝霞纹细,香莲露脸匀。

愿赓难老颂,阅岁等庄椿。

(0)

再次韵兼简李道夫·其一

麦秋宜晚起,况复雨频频。

桃竹犹能杖,柴车未可巾。

闲分酒贤圣,静记药君臣。

会有骑鲸李,来陪贺季真。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