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玉身无玷,春风物自熙。
学非随俗尚,心故有天知。
里社成邹鲁,交游不惠夷。
思君兼众美,凋落使人悲。
圭玉身无玷,春风物自熙。
学非随俗尚,心故有天知。
里社成邹鲁,交游不惠夷。
思君兼众美,凋落使人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李中甫使君(其二)》。从诗句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圭玉身无玷”一句,用圭玉比喻人的品格纯洁无瑕,开篇即显出诗人对挽去之人的崇高评价。紧接着,“春风物自熙”则描绘了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象,春风吹拂间万物皆顺其自然,但这并非普通的春日佳境,而是映照着那位品格纯洁者的境遇。
“学非随俗尚”表明诗人不认同盲目追随世俗的学习态度,而是有自己的见解和追求。随后,“心故有天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我认识和内在智慧,仿佛有一种超越尘世的直觉。
“里社成邹鲁”一句,用古代圣地邹鲁比喻诗人所处之地充满了文人雅士,他们的交流和聚会(交游)却不局限于表面的礼仪,而是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不惠夷”则意味着这种交往超越了普通的世俗礼节。
最后,“思君兼众美,凋落使人悲”一句,诗人在怀念友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然界中万物凋零的悲凉,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消逝无常的感伤,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挽去之人的怀念与赞美,以及对生命易逝和自然界变化的感慨。
五更盾上闻磨墨,夜半偏思破残贼。
平明露布已成文,倚马不知军务剧。
初传别驾下南州,人如天马徕西极。
指挥猛士驱貔虎,坐使威声驰绝域。
狂胡昔渡西楼山,汉皇不闭玉门关。
四方群盗猬毛起,旌旗光拂牛斗间。
回戈必定东征去,铠仗如云光照路。
捷书飞入甘泉宫,插羽鸣鞭气横骛。
公家人物世不衰,况复诗名天下知。
探骊得珠何崛奇,更欲尽采珊瑚枝。
淮海钟神秀,逢时出伟人。
熊罴符吉梦,弧矢记佳辰。
瑞世仪丹凤,占祥得石麟。
心田平若砥,学海阔无津。
道任司衡重,儒传孟氏醇。
雄文追灏噩,雅意蕴经纶。
大策登商第,英名动搢绅。
含香登粉署,画诺拥朱轮。
画戟声称远,星轺宠数频。
一时推厚德,列郡仰深仁。
櫜紫殊恩近,官黄墨诏新。
风云看际会,廊庙喜同寅。
寿斝霞纹细,香莲露脸匀。
愿赓难老颂,阅岁等庄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