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两三株,人家四散居。
草檐经雨烂,沙路过潮虚。
渔罢篱悬网,耕归壁挂锄。
相呼命邻叟,农隙课儿书。
古树两三株,人家四散居。
草檐经雨烂,沙路过潮虚。
渔罢篱悬网,耕归壁挂锄。
相呼命邻叟,农隙课儿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乡村景象。"古树两三株,人家四散居",寥寥数笔勾勒出村庄的古老与分散,显示出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草檐经雨烂,沙路过潮虚",通过写屋檐被雨水侵蚀的细节和沙路在潮水退去后的空旷,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环境的生动。
"渔罢篱悬网,耕归壁挂锄",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捕鱼归来后将渔网挂在篱笆上,耕作完毕则把锄头挂在墙上,这些画面充满了田园诗意,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勤劳与简朴。
最后两句"相呼命邻叟,农隙课儿书",写村民们在农闲时互相呼唤,让老者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反映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知识传承的朴素愿望。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淳朴,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大雅久不作,此风日萧条。
纷纷世上儿,啁啾乱鸣蜩。
唯公妙句法,字字陵风骚。
如鼓清庙弦,听者无淫滔。
癯瘦藏具美,和平蓄馀豪。
思苦理自寄,志深言益高。
顾我吟风苦,知公心力劳。
世无杜陵老,谁知何水曹。
柳韦傥可作,论诗应定交。
柴门直面排青壁,山木凋霜疏寂历。
西风吹雨众山昏,声落茅檐断还滴。
每读离骚伤远游,一为迁客又经秋。
四时代谢不停轨,澄江万古长悠悠。
丹枫蕙叶照岩壑,物态故欲增繁忧。
诗成满岫湿烟起,寸心折尽空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