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古寺老僧不遇书壁》
《访古寺老僧不遇书壁》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寂寂复寂寂,门前苔藓积。

巾钵定何之,禅房封屈膝。

蛛丝网窗户,蜗涎篆墙壁。

欲去重迟留,空中望归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fǎnglǎosēngshū
sòng / wéntóng

ménqiántáixiǎn

jīndìngzhīchánfángfēng

zhūwǎngchuāngxiánzhuànqiáng

zhòngchíliúkōngzhōngwàngguī

注释
寂寂:形容非常安静。
苔藓:一种绿色植物,常在潮湿或阴暗处生长。
巾钵:僧人用来包裹头巾和盛食物的器具。
禅房:僧人修行的地方。
屈膝:弯曲膝盖,表示静坐或谦卑。
蛛丝:蜘蛛的丝线。
蜗涎:蜗牛分泌的黏液。
归锡:僧人的锡杖,象征着回归或传法。
翻译
寂静又寂静,门前青苔厚积。
僧人的头巾和饭钵要去向何方?禅房里他屈膝而坐冥想。
窗户上挂满了蜘蛛网,墙壁上爬满了蜗牛的痕迹。
想要离去却又犹豫不决,他在空中期盼着远方的锡杖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古寺的参访和内心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禅意。

"寂寂复寂寂,门前苔藓积" 的开篇,已经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古寺深巢、人迹罕至的画面。这里的“寂寂”形容了寺庙的宁静与安详,而“门前苔藓积”则透露出时间的悠长和人间的冷落。

接下来的"巾钵定何之,禅房封屈膝",更深入地描绘了一位僧人的修行生活。这里的“巾钵”是佛教中的用具,而“禅房封屈膝”则表明僧人长时间地坐在禅房中修炼。

"蛛丝网窗户,蜗涎篆墙壁" 这两句,则通过蛛网和蜗涎来强化了寺庙被时间遗忘的氛围。这些细节不仅描绘出环境的荒凉,更隐喻着世事的无常。

最后的"欲去重迟留,空中望归锡",则流露出游子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寺庙的留恋。这里的“空中望”表现了诗人对于远方的眺望,以及内心的不舍与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古寺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僧人的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宁静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思亲有感二首·其一

游子栖迟久不归,积年温凊阙慈闱。

囊中昆仲亲书帖,箧内萱堂手制衣。

黄犬不来愁耿耿,白云空望思依依。

欲凭鳞羽传安信,绿水西流雁北飞。

(0)

寄石门梁先生

山中讲道当隆平,时人共说梁五经。

诸生长年沐化雨,贱子独夜瞻文星。

石门天清一鹤远,玉笥云敛诸峰青。

明年容我操几杖,拟乞文字留芳馨。

(0)

送姚孟才往淮安省亲

宁亲远向淮安去,把卷临风索我题。

岂有才华当世重,深知孝行古人齐。

江天日落双鸿远,沙草秋高万马嘶。

圣代祗今多雨露,将车应值放还时。

(0)

挽何仲畴

南朝人物数君家,异代兴衰一叹嗟。

独羡中流存砥柱,那知清骨葬烟霞。

诗书在笈从儿读,翰墨留香与世誇。

重过东桥堪洒泪,春风吹落墓前花。

(0)

和曾叔子山居韵

盛时楼阁倚岧峣,乱后幽栖兴转饶。

晴日捲帘花照地,晚凉吹管鹤冲霄。

拟寻黄绮居商岭,懒学严徐入汉朝。

明日登临向何处,看棋应逐洞中樵。

(0)

和艾子村有感

生不逢时奈若何,六年丧乱饱经过。

闻鸡自笑刘琨舞,扣角谁怜宁戚歌。

华屋兵馀芳草合,小园春尽落花多。

躬耕岂是男儿事,勖尔明经赴后科。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