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松偃盖势曲拳,二松疏干凌风烟。
霜姿舒卷全于天,笑看草木争春妍。
杖藜谁子行蹁跹,欲渡略彴回溪船。
令我清梦归林泉,漳江流驶行可沿。
二松偃盖势曲拳,二松疏干凌风烟。
霜姿舒卷全于天,笑看草木争春妍。
杖藜谁子行蹁跹,欲渡略彴回溪船。
令我清梦归林泉,漳江流驶行可沿。
这首诗描绘了两株姿态独特的松树,它们的枝干弯曲如拳,挺立在云烟之中,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霜雪覆盖下,松树的形态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它以一种轻松的姿态,欣赏着周围花草树木竞相绽放的春景。诗人通过“杖藜谁子行蹁跹”这一句,引入了一位行走在溪边的人物,他或许是一位隐士,或是对自然充满热爱的旅人,他的轻盈步伐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和谐的画面。最后,“令我清梦归林泉,漳江流驶行可沿”表达了诗人渴望融入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漳江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