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迹频年总路歧,缄题千里赠江蓠。
谁怜蒋阜重来客,未就陶家归去词。
马策不堪疲远道,鸟巢原自恋南枝。
江鸿正值秋风好,矫首青冥振羽仪。
宦迹频年总路歧,缄题千里赠江蓠。
谁怜蒋阜重来客,未就陶家归去词。
马策不堪疲远道,鸟巢原自恋南枝。
江鸿正值秋风好,矫首青冥振羽仪。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的《答欧子建马元伯黄逢永诸同社见寄》。诗中描绘了诗人宦游生涯的漂泊与孤独,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联“宦迹频年总路歧,缄题千里赠江蓠”点明了诗人的宦游生涯,每年都在不同的道路上奔波,千里之外的朋友以江蓠为题相赠,寄托了深厚的情谊。
颔联“谁怜蒋阜重来客,未就陶家归去词”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虽有归隐之心,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如同蒋阜重访旧地,却无法完成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
颈联“马策不堪疲远道,鸟巢原自恋南枝”通过马匹疲惫和鸟儿恋巢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远方道路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江鸿正值秋风好,矫首青冥振羽仪”以江边飞翔的鸿雁在秋风中振翅高飞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和美好未来的憧憬,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鼓励和支持。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宦游生涯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自然,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
片云载雨过江鸥。
水色澹汀洲。
小莲玉惨红怨,翠被又经秋。
凉意思,到南楼。
小帘钩。
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
湖山经醉惯。
溃春衫、啼痕酒痕无限。
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
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
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
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
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
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粉靥金裳。
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
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
避春祗怕春不远,望幽径、偷理秋妆。
殢醉乡。
寸心似翦,飘荡愁觞。
潮腮笑入清霜。
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
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
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
最断肠。
夜深怨蝶飞狂。
送客吴皋。
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
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水迢迢。
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
念瘦腰。
沈郎旧日,曾系兰桡。
仙人凤咽琼箫。
怅断魂送远,九辨难招。
醉鬟留盼,小窗翦烛,歌云载恨,飞上银霄。
素秋不解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
梦翠翘。
怨鸿料过南谯。
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
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
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
月?
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
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
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
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
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环鸣兽。
烟空白鹭。
乍飞下、似呼行人相语。
细縠春波,微痕秋月,曾认片帆来去。
万顷素云遮断,十二红帘钩处。
黯愁远,向虹腰,时送斜阳凝伫。
轻许。
孤梦到,海上玑宫,玉冷深窗户。
遥指人间,隔江烟火,漠漠水葓摇暮。
看葺断矶残钓,替却珠歌雪舞。
吟未了,去匆匆,清晓一阑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