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期久住山乡,怪底青山有别忙。
野旷乱松作风雨,夜寒清露满衣裳。
任拚去住孤云迹,恨照分携素月光。
残醉未醒天未曙,鸡声茅屋几家霜。
看山期久住山乡,怪底青山有别忙。
野旷乱松作风雨,夜寒清露满衣裳。
任拚去住孤云迹,恨照分携素月光。
残醉未醒天未曙,鸡声茅屋几家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愁绪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看山期久住山乡”,点明了诗人与山乡的深厚情谊,期待能长久居住于此,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接着,“怪底青山有别忙”一句,以青山拟人化,表达出青山似乎也在为友人的离去而感到忙碌和不舍,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接下来的“野旷乱松作风雨,夜寒清露满衣裳”两句,通过描写广阔的田野、狂风中的松树以及寒冷夜晚的露水,渲染了离别之夜的凄凉与寂静,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任拚去住孤云迹,恨照分携素月光”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绪。诗人将自己比作飘荡的孤云,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同时,月光下的分离场景,更添了几分凄美与哀愁。最后,“残醉未醒天未曙,鸡声茅屋几家霜”两句,以清晨的景象收尾,鸡鸣声唤醒了沉睡的村庄,霜覆盖在茅屋上,象征着离别的痕迹。整个画面既静谧又充满生机,蕴含着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离别之痛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之作。
早识参知公,矫矫一世师。
东序悬钟镛,西清列敦彝。
及乎觏象贤,宛然慨风仪。
奈何同阿閦,一见忽失之。
接汝通家刺,诵汝幼妇辞。
旧感热中肠,新好溢须眉。
别业创湖涘,有无余曲池。
答言九州慕,焉系一壑私。
伊子论交日,是我挫名时。
敢夸大父行,勿言丈人知。
昔我游济中,于兹二纪徂。
叨陪雪宫宴,地底喷真珠。
斗雹跑突泉,弄蟾大明湖。
东南华不注,灼若芙蓉敷。
间携济南生,促膝黄公垆。
卷波白浩荡,瞪眼青模糊。
回首万事空,千载亦须臾。
君今持节去,奄有齐鲁墟。
齐风复泱泱,鲁道不崎岖。
惜哉弦中雪,不与寒山居。
倘式元礼门,长松余几株。
窃申孝标愧,为我抚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