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遗世心,江海坐来深。
拥褐閒窥沼,思山欲借琴。
有幡烟际寺,无叶水边林。
不见同袍友,凭谁伴苦吟。
萧条遗世心,江海坐来深。
拥褐閒窥沼,思山欲借琴。
有幡烟际寺,无叶水边林。
不见同袍友,凭谁伴苦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心境与所见之景,充满了淡泊宁静的氛围。首句“萧条遗世心,江海坐来深”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远离尘嚣,内心宁静如江海的状态。接着,“拥褐閒窥沼,思山欲借琴”两句,通过描写诗人闲适地拥着衣裳,观察池塘,心中渴望像山一样静谧,想要借琴抒发情感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其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有幡烟际寺,无叶水边林”则以生动的对比手法,描绘了远处寺庙的幡旗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而近处水边却不见落叶,只有静谧的树林,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略带寂寥的意境。最后,“不见同袍友,凭谁伴苦吟”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美景之中,但内心却因缺少知音而感到孤独,渴望有人能陪伴自己一同吟诗作对的心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闲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支枕宿酲,系船冶思,细数花风余几。
卷帘却待燕归来,问西湖、绿阴浓未。
愁罗怨绮,总不剩、繁华梦里。
最无情、是曲尘吹粉,萍波流腻。
清游地,可惜匆匆,忍把韶光弃。
鼓残箫倦送黄昏,剩凄凉、六桥烟水。
闲门自闭,有谁识、看花心思。
正销凝,一片啼鸦唤起。